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卡是货币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变革,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相结合的产物。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金融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1985年发行第一张银行卡以来,我国银行卡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一个全国性的信息交换网络,借记卡迅速普及,贷记卡蓬勃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具有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等特点。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逐渐进入业务渗透能力强、利润率高的银行卡产业。它们的加入对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极大的挑战。金融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核心,为保证我国支付体系的安全性和独立性,提高我国银行卡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充分认识我国银行卡市场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银行卡产业市场结构类型以及与绩效的关系,提高银行卡竞争力,合理制定和调整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应对策略,这对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学、金融学、信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紧紧围绕“市场结构→市场绩效”这一主线,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市场结构,并运用计量经济学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并对提出的假说进行论证。在分析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市场结构时,主要分析了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性和市场壁垒三个重要方面。在分析市场集中度时,先整体分析了2007年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市场结构状况,再针对银行卡产业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特性,分别对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卡市场和受理市场的市场结构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产品差异性时,主要分析了发卡银行对市场细分后推出的不同卡产品以及卡产品的业务创新,认为我国的银行卡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分析市场壁垒时,主要分析了政策性壁垒、产品差异化壁垒、网络效应壁垒、绝对成本壁垒,认为我国银行卡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市场壁垒。最终得出结论: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年降低,但其市场结构仍然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这种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将会逐渐得到转变,我国银行卡产业正在经历由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的转变过程中。在分析了市场结构之后,首先从行业利润、盈利状况和对银行卡的使用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市场绩效。然后根据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关系的理论和模型综述,提出假说,并建立了本文的计量模型。本文假定:在我国银行卡产业中存在传统的共谋假说现象;我国银行卡产业中存在严重的市场壁垒。在建立模型时,引入了双边市场的特征,模型如下:其中π表示银行卡市场绩效的变量,用发卡银行本年度交易额与发卡银行资产总额的比来表示;MS、CR4、MS ’、CR4 ’、BAR是表示银行卡市场结构的变量。MS:表示市场份额,指某个发卡银行的发卡量与行业中总发卡量的比;CR4 :是市场集中度,指我国银行卡产业中四家最大银行卡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本文用发卡量最大的四家银行的发卡量之和与行业中总发卡量的比来衡量;MS ’:表示双边市场的市场份额,指某个发卡银行的特约商户数和行业中总的特约商户数的比;CR4 ’:表示双边市场的市场集中度,用特约商户数量位于前四的银行的特约商户数量之和与行业总的特约商户数之和的比来衡量;BAR:以发卡银行的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来表示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的替代变量。模型的数据选择了14家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卡产业的代表(其中包括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十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运用EViews3.0中处理面板数据的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第一,我国银行卡产业市场集中度对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说明传统共谋假说在我国银行卡产业中不成立,从而否定假说一。第二,发卡银行的市场份额对银行卡产业绩效的影响为正,即市场份额越大,银行卡的绩效水平越高。第三,在银行卡产业中,市场壁垒对绩效的影响为负,说明市场壁垒越高,越不利于银行卡产业总体绩效的提高。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市场壁垒越高绩效也越高,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卡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从而证明了假说二。第四,市场集中度与国有商业银行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关系不那么显著。这表明银行卡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的降低,可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总体上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和市场份额偏小,市场集中度降低,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其盈利能力下降。针对上述结论,提出政策建议:第一,降低市场壁垒,促进有效竞争。银行卡产业的进入壁垒越高,新的发卡银行进入越困难,产业内的发卡银行越少,也就越容易导致垄断。我国银行卡产业应该适度放松管制,鼓励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发行银行卡,培育多元竞争主体,增强我国银行卡产业的竞争程度,推动行业的有效竞争,促进银行卡绩效的提高。第二,加强市场监管,培养有序市场。高度垄断必然导致活力不足、效率低下,过度竞争则可能导致风险增加,外资的进入会改变银行卡产业的市场结构。银行卡产业的监管不仅应对市场绩效监管,对市场行为监管,而且应重视对市场结构的监管。第三,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还需在促进治理结构改变的基础上来改革银行的经营机制,提高其经营绩效和管理水平,减少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第四,加快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明确其市场地位,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尽快放松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地区的限制,扩大其经营规模,充分发挥其规模经济效率。积极扶持股份制商业银行,鼓励其业务兼并和重组,壮大经营规模,提高综合竞争力。鼓励银行之间有效率的并购。中小商业银行也应该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业务创新,提供特色型、差异化的银行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