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出路——以C村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qingc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大国,农村农耕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影响至深,“三农”问题也一直是中国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近几十年来,我国经历解放后的大集体时代,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农村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大集体时代,物质生活水平并不富裕,但是很多农村地区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众多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却一直滞后发展。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新时代新形势下,寻找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出路,发展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对农村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和谐发展更是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选取一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以及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社会变迁过程中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出现困境的原因,并寻找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出路。   导言:说明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所涉及到的理论关照以及运用到的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分析。   第二部分:介绍被研究对象概况及其文化发展传延的概况。   第三部分:利用传统与现代二分法视角,描述社会变迁下,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与问题。探讨社会变迁之下,原有农村社区文化对新型文化所产生的认同,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与困境。   第四部分:在文化认同论下从政府行为、农民行为以及社会体制三个方面来分析现阶段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困境的原因。   第五部分:探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出路。认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从被动的文化认同走向主动的文化自觉是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出路。分析文化自觉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以及走向文化自觉,解决农村社区文化发展问题的对策。
其他文献
农村公共物品是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社区得以存续、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形式与效果自古与公共权力格局的更迭与演变紧密相
学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国的各项建设进入到全面和稳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从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高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一些体育类型的游戏往往会有很大的好奇心,因此在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围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并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一种特殊经济成分的私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表现形态,小至影响工人自身,大至影响社会关系,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民国时期,面临“千百年来未有之变局”,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中国精英阶层的主导意识,在进行中外社会发展的比较中,现代社会成为摆脱传统、走向未来的方向与目标。陈达作为中国的第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蒙古人离开他们世代生活的草原,流动到城市中重新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与其他流动人口相比,蒙古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他们如何在城市中生存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转型的加速和家庭结构的变迁,我国“啃老族”数量出现日渐增长的态势,许多处于青年阶段的人他们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却不能独立,不管自己是否已经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