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术文章中扮演了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阅读摘要,读者可以对文章的价值有一个初步的结论。本文对中国作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所写的博士论文英文摘要进行了对比,试图在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方面,找出其相似点和差异性,并尝试分析产生相似点和差异性的原因。本文共选了120篇工程类和语言学类博士论文英文摘要,每一篇的小句总数目控制在15-35之间。共建立了4个语料库,每个语料库中30篇英文摘要,分别是:工程类中国作者写的英文摘要;工程类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写的英文摘要;语言学类中国作者写的英文摘要;语言学类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写的英文摘要。120篇英文摘要中,60篇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所写的摘要从PQDD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选择,60篇中国作者所写的摘要从中国博硕论文数据库中选择。本文在韩礼德(2000)主位理论的基础上对主位结构中的主位类型以及标记性主位进行了研究,把所有的主位分成了简单主位和复项主位。在复项主位中,又特别指出并统计了语篇主位和人际主位。同时,本文还对4个语料库中的标记性主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主位推进模式上,本文采用了黄国文(1988)提出的模式类型,即平行型,连续型,集中型,交叉型,并列型,衍生型。通过研究发现,在4个语料库中,简单主位比复项主位更受青睐;非标记性主位要多于标记性主位;平行型,连续型,集中型主位推进模式是最频繁使用的三种主位推进模式。因此总体上在主位类型选择,标记性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使用上,中英作者所写的英文摘要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工程类英文摘要中,中国作者使用的标记性主位要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所使用的标记性主位多;在工程类和语言学类英文摘要中,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采用的连续型主位推进模式要比中国作者采用的多;在工程类英文摘要中,中国作者采用的交叉型主位推进模式要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采用的多。因此本研究认为,简单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应是英文摘要写作的首选,但语篇主位是必要的,它能在语篇组织上起到连贯衔接的作用。同时在主位推进模式上应该多加思索。虽然不能绝对地说某一种主位推进模式要比另一种好,不同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时候一种不恰当的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会让读者感到迷惑,甚至不能吸引读者继续读完摘要。因此为了能够让读者,尤其是母语为英语的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所写的英文摘要,中国作者应用英语来思维,并努力选择合适的主位以及主位推进模式使文章达到统一性和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