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与民间伦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后八九十年代的留学浪潮,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兴起而展开的,这也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三次留学热潮。不同于“五四”时期和六十年代的台湾地区的留学热潮,这时的留学生在出国前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亲身经历过建国后的诸多政治运动。因此,留学海外后他们的思想更加成熟,文化视野也更加开阔。这使得他们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更多的独到之处。由于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对历史、社会的探索反思作用,以及个人成长背景等原因,这些留学生作家们时常将文化大革命作为重要的文化背景和叙述内容。而他们在回忆和反思“文革”历史时,文本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对民间伦理的分析和阐释。这里选取了新时期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家,如严歌苓、查建英、戴思杰、苏炜等人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家在小说中重点描述和表达了“文革”社会中的民间伦理。具体说来,主要是指主要人物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家庭观念的认同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等方面。在生命意识方面,作品主要表现了人物的个人求生意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理解以及生命中各种欲望的追求和满足;有关家庭观念上,作家们主要关注了“文革”时期人们内心对家庭的情感归属和家庭所赋予人们的责任和义务;“文革”时,日常生活的社会秩序全面受到了革命伦理的挑战,而因为有了因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影响至今的民间伦理的存在,调整了人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国内的作家们在反映“文革”社会生活时,也对民间伦理有所涉及。不过,他们对此较少予以深入地探索。这与作家们的生活背景、思想意识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对海内外“文革”小说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新时期留学生作家们对民间伦理的探索为“文革”文学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思路。
其他文献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积极地投入、获取生物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而科学的探究方法又必须通过观察、调查、实验获得事实和证
通过此次观展,了解了目前国内环卫车辆领域的整体情况:国内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扫路车和垃圾车这2大类别逐渐成为环卫车辆的主要细分领域,而且,普遍满足国Ⅳ
背景:第一部分:一直以来,文献中关于多汗症(Hyperhidrosis,HH)患病率的问题争论不一。此外,多汗症是否为持续终身的疾病或者地域差异是否影响其患病率也众说纷纭。第二部分:
随着城市记忆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档案馆在城市记忆工程中的主导部门地位亦逐渐凸显。本文分析档案馆在城市记忆工程中所具备的绝对优势,并就这些优势条件的实现,提出若干可
<正>张晓波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冲动辞职了。他秉承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信条,一直坚信着早晚会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还记得第一次辞职的时候,那是他大学毕业
动物园动物福利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有限的空间、持续的游客刺激以及一成不变的饲养管理模式,导致了动物个体的行为及生理变化。这不仅不利于动物的身心健康,也使
本文全面探讨了狼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包括几千年来狼与人的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包括人应以怎样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未来社会中人与狼的关系。狼在中华民族的主流传统文化
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与需要,是教育实践自身发展的要求,是教育研究发展的迫切要求。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要着重于转变教师的研究观念,提高
1990年代,中国纪录片领域发起了一场“新纪录运动”,其中大部分影像开始关注底层群体。原先被遮蔽的底层社会开始在镜头中向我们敞开。论文以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为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