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面灌溉在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然而地面灌溉不仅用水效率低,还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微喷灌是灌溉坡地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以节水效果好、灌水效率高、适应多种土壤以及地形、自动化水平高、淋湿小等优点,在一些山区的茶园或是苗木种植区得到人们广泛认可。与平地微喷灌系统相比,坡地微喷灌具有很多特点:坡地微喷灌地段具有复杂多变的几何形状;微喷头射程和均匀度随坡度的不同而时刻变化;允许喷洒强度亦因各种土壤条件和地面倾斜度的透水性而异。为了提高微喷灌在坡地上的喷灌质量,本文在收集国内外微喷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的方法做了定量研究,提出了不同坡面角度、插杆倾角、安装高度与有效喷洒射程和喷灌均匀系数的灌水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微喷头的水力性能参数研究。本文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和已有成果,分析并指出了反映微喷头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流量、喷洒强度、有效喷洒直径和喷灌均匀系数。本文采用喷灌均匀系数作为主要参数来评价旋转式微喷头的水力性能。 (2)旋转式微喷头喷洒性能试验。开展室内试验,设置不同角度的坡面,0°、5°、10°和15°,其中O°为平地上试验,以微喷头安装高度和工作压力为变量;5°、10°和15°为坡面上试验,以不同的微喷头安装高度、不同的插杆角度为变量。插杆角度选择为0°、5°和10°,安装高度为30cm、60cm和90cm。 (3)微喷头水力性能分析。通过所测数据计算微喷头的喷洒强度、喷洒直径和喷灌均匀系数,推导出描述微喷头压力与流量的变化关系的工作方程。分析平地上微喷头安装高度、工作压力与喷洒强度、有效喷洒直径和喷灌均匀系数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坡地上微喷头安装高度、坡面角度、插杆角度与喷洒强度、射程和喷灌均匀系数的相关关系。 (4)坡地与平地水量分布图的差异比较。对微喷头水量分布图进行绘制,并与平地上微喷头水量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坡面角度的变化对微喷头水量分布的影响。 (5)坡地微喷头组合间距优化研究。建立组合间距优化模型,确定优化目标以及模型约束条件,对微喷头进行组合间距优化,确定最佳组合间距和最大典型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