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探讨,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数字化学习的探究,迄今为上,人们的学习并没有完全善用数字化,甚至有人质疑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笔者希望通过分析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过程,找到其问题根源。分析数字化学习其内在本质,即它承载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实质,这种精神又会引发人文生存和教育理念的何种变化,以期望将数字化与教育的关系视为“在教育领域中借鉴数字化的思想内核和合理内核”,促使我们要真正善用数字化对人类学习的价值,使技术从对人的奴役转变对人的解放,能够有效推动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迈向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能,这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诉求。论文一共包含四个部分,除导言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价值观相关概念的厘定。通过厘清学习、数字化学习的概念,认识到数字化时代学习的本质特征,并且厘清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概念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最本质的来源,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也不能离开“人”这一本源。强调将人与人之间交往形成的知识资源放置在资源建设的首位。强调教育中人的不可替代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学习共同体,对于学习者的发展都是不可替代的。“人力资源是极有价值的学习资源。”除此之外,通过分析、考察价值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价值观本身的作用,认为价值观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批判功能、设计功能。本论文正是基于价值观的这三个功能来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现有的价值观进行批判和重建。第二部分: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现有价值观的批判。通过考察中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包括环境建设、应用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三个部分,并且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两个国家重点项目的案例分析,指出现有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价值观偏差的现实表现,即在资源设计上一味追求媒体技术化,资源建设上一味追求绩效最大化,就是效益最大化,还有资源应用一味追求目标至上,认为导致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价值观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工具理性的盲目崇拜,尤其是对技术的崇拜,功利性思维的表征,以及技术对人的驾御。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价值观重建。本人认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价值在于提供更开放的学习计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际的交往。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价值实践的路径,希望通过明确资源建设的对象、明确资源建设的内容以及形成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来促进资源建设朝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