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外交已经被公认为公共外交中的一个日益重要的方面,并且是政府培养跨文化理解、建立国家间信任和促进形象和利益的有力手段。但是,如何利用国际事务中的文化关系已经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特别是在一国如何运用其文化外交来建立并提高其形象方面存在不同观点时。因此,中国文化外交通过孔子学院——非营利性教育组织而得到应用。依据国家汉办的规定,孔子学院的任务是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使世界的通用语言多样化并发展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且能使公众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在促进其全球形象建设中的真正意愿。从2004到2014年,中国已经在12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学堂。孔子学院项目可以被看作中国文化外交的一个手段,其被视为发挥中国软实力计划的一部分,中国试图通过该计划赢得外国公众的认可。因此,作为中国的文化机构,孔子学院也被视为中国的重要文化外交手段。但是,在孔子学院是否是中国发挥其软实力的文化外交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些学者认为孔子学院正在提升中国软实力,而其他学者认为孔子学院没有发挥中国软实力。另一方面,有评论家认为从孔子学院提升中国软实力的能力上看,孔子学院是中国的政治宣传工具。一些学院者从一般的视角来研究孔子学院产生中国软实力的能力,而没有关注具体案例;而其他学者试图研究具体案例。但是,他们都没有尝试分析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的有效性。因此,本文旨在对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发现该孔子学院是否正在发挥中国软实力并提高其在尼日利亚的形象。本文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孔子学院的行为对提升中国在尼日利亚的形象有积极作用吗?第二,孔子学院在提升中国在尼日利亚的形象方面起到了多大作用?其产生了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还是没有产生影响?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根据由该孔子学院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和网络、期刊文章、报纸和教科书中的信息收集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本文阐述了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的活动是否正在对尼日利亚的中国观产生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还是没有任何影响。但是,本文是在文化外交、公共外交以及中国文化和公共外交的应用框架下进行的。在进行数据表示和分析的过程中,笔者运用简易百分比和表格来确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学生通过调查问卷所表达的看法。这将通过孔子学院项目来提供文化外交的现有文献。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检测拉各斯大学的孔子学院是否提高了中国在尼日利亚的形象。在进行本研究时,主要的数据来源有两个,一是主要数据,二是辅助数据。主要数据的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拉各斯大学的学生,以此了解学生关于孔子学院是怎么样提高中国在尼日利亚的形象的看法。这些回复包含了他们最大限度的了解孔子学院的运作、作用、角色、以及活动。辅助数据主要通过期刊文章、报纸、著作和网络获得。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用到了简单的比例和表格。文中最后的结论是:在孔子学院成立之前,尼日利亚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是比较消极的,但是在建立之后,尼日利亚的学生经过一到两年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或在孔子学院工作一段之后,很多尼日利亚人开始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分析表明孔子学院在提升、理解和提高中国语言和文化方面发挥了最要的作用。调查表明,大多数尼日利亚学生对中国人和中国国文化逐渐抱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尼日利亚的孔子学院的确提高了中国在尼日利亚的形象。分析显示:尽管目前该地区存在缺乏汉语教学的硬件设施、缺乏高水平的汉语老师以及文化中心扩大的问题,但是,以上提到的问题都是为了加速传播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本文的调查表明学生在其进入孔子学院之前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看法是非常消极的,但是在学习并了解汉语和文化1-2年后,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变得非常积极。这说明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的活动正在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影响学生的中国观,因为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的大多数学生现在已经改变了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消极看法。这也表明孔子学院正在为促进中国的正面形象和提升其在尼日利亚的软实力作出贡献。但是,尽管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其促进和提升中国在尼日利亚形象的作用也受到了限制,其中包括就是本地化中国教学材料的匮乏、合格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的稀缺和文化中心的扩建必要。尽管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只要根据本文提出的建议不遗余力地克服孔子学院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它在未来有在尼日利亚发挥更多中国软实力的潜力。但是,尼日利亚有两所孔子学院,本文仅对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了案例研究,因此未来可以对阿齐克韦孔子学院进行研究,从而对孔子学院促进并提升中国在尼日利亚的形象的作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