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信托行业一法两规体系建立,信托公司的业务规模随之迅速扩大,2018年末其资产总额已达到23万亿元,业务规模仅次于银行业,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伴随着“泛资管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下行、监管趋严等因素的影响,传统信托业务与证券资管、银行理财等产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信托公司在金融市场上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2018年,信托行业的总资产规模与利润总额双双出现了负增长,经营承压。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如何发挥自身的业务优势,打造经营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研究信托公司的经营效率,并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提出提升信托公司经营效率的相关建议。首先,本文结合金融机构的效率内涵以及信托公司的经营特色,从理论上界定了信托公司的经营效率并分析了效率测度方法。其次,本文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实证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选取了具体的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在效率测度中,本文选用我国64家信托公司2013年-2018年的经营数据进行具体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再利用DEA方法测算信托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对信托公司进行充分排序。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中,本文结合信托公司经营特色,以公司内部因素为主,并选取了可量化的宏观因素和行业因素,利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信托公司的经营效率两极分化明显,体现资源配置能力的纯技术效率值较低,信托公司各年的效率波动也较为频繁,无法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信托行业的集中度、每年平均管理的主动类信托资产规模、手续费收入占比均与信托公司的经营效率显著负相关,高净值人群增速、资产负债率、金融机构控股、融资类信托收入占比均与信托公司的经营效率显著正相关。基于此,本文从宏观、行业和信托公司三个层面提出经营效率的改进建议。宏观层面呼吁改善区域营商环境、完善信托行业法律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行业层面强调降低垄断程度、加强金融同业合作;公司层面提出服务高净值客户、业务创新、股权多元化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