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螯合剂对机械通气肺损伤中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g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铁螯合剂DFO对大鼠机械通气肺病理损伤的影响,及肺泡巨噬细胞及Ⅱ型肺上皮细胞线粒体ROS的变化,对机械通气肺损伤新的治疗思路及可能存在的新机制做出初步探讨。  方法:取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300g±2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NC组:正常对照组;HV组:大潮气量组,气管插管后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DFO组:大潮气量+去铁胺干预组,去铁胺200mg/kg溶于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处理。三组麻醉后气管插管,其中NC组立即处死大鼠,HV组和DFO组接呼吸机,机械通气4h处死动物。三组取肺泡灌洗液和新鲜肺组织,分别提取肺泡巨噬细胞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检测线粒体内ROS水平;取部分肺组织标本计算湿/干重比值(W/D)评价肺水肿程度;制作肺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和细胞病理学改变。  结果:1.巨噬细胞线粒体内ROS平均荧光强度:与NC组相比,HV组平均荧光强度为312.83±108.91,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O组平均荧光强度为141.23±9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O组与HV组比较,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肺泡细胞线粒体内ROS平均荧光强度:与NC组相比,HV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O组平均荧光强度较NC减少,差异有统计学(P<0.05)。DFO组与HV组比较,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肺湿/干重比值(W/D)比较:与NC组相比,HV组组W/D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V组相比,DFO组W/D值明显降低(P<0.05)。  4.肺组织病理改变比较:NC组病理切片呈现正常肺组织形态,HV组肺泡腔上皮细胞脱落和大量纤维素渗出,DFO组无肺泡腔上皮细胞脱落,仅有少量纤维素渗出。  5病理损伤评分比较:DFO组与HV组比较,病理损伤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大鼠VILI模型中,铁螯合剂去铁胺干预可有效减轻肺病理损伤,使肺泡巨噬细胞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ROS释放减少,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提示铁代谢可能参与了机械通气肺损伤中线粒体ROS产生,还需进一步验证及相关机制研究。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白内障手术已经进入了屈光手术时代,复明已经不再是眼科医师的单一目的,如何减少术后人工晶体眼的像差、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成了新的追求目标。像差和对比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