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钢铁产量大幅提升、桥梁建设高速发展和中小跨径桥梁应用钢结构形式越来越广泛的背景下,本文针对中小跨径钢桥标准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设计,同时对钢桥节点连接关键问题对结构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加快桥梁建设周期和保证成桥及建设过程中质量安全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桥梁快速建造技术的总结和分析,将快速建造技术融入到钢梁桥的设计与施工当中,并从中小跨径钢桥建设的初期建设成本、养护成本和全寿命成本进行了经济性对比分析,给出了中小跨径钢桥建造的经济性分析。2、根据钢梁桥的基本构造、设计要求及设计计算理论,以构件局部特定尺寸为变量,分别建立对应的有限元模型,给出了钢板梁桥和钢桁梁桥简支20m、30m、40m和连续3?20m,3?30m,3?40m的标准化设计尺寸。同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中小跨径钢桥架设技术以及施工控制技术,以中小跨径钢板梁桥和钢桁梁桥为主要研究对象,考虑顶推和整体吊装两种施工方法,根据不同施工方法的原理特点,模拟钢梁桥的施工过程,对各施工阶段结构的静力性能及施工控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了中小跨径钢桥建造施工阶段的控制重点。3、针对局部先孔法焊接收缩应变计算、整体节点刚度和局部强度以及螺栓扩孔对钢结构桥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等节点连接关键问题,分别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分析,分析得出:(1)棱角焊缝引起的构件纵向收缩量最大不超过0.504~0.540mm,将节点处孔群中心距预留0.5mm收缩余量,孔群相对位置精度是可以控制的;(2)整体节点刚度对结构的位移、刚度和应力均有较大程度影响,在设计和计算时,位移、轴力和轴向应力计算推荐采用节点铰接形式,弯曲应力计算推荐采用刚接形式,安全系数较大;(3)关于整体节点的局部强度,通过计算节点板起弧端圆弧边缘、内侧节点板和等宽不等厚对接部位的应力分析,明确了应力集中危险点的应力值,给出了具体补强措施;(4)承载能力折减系数y与钢板扩孔与正常孔的面积比值x满足一次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10)-(28).x.y17681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