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医疗记录(EMRs)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胃癌微创外科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基于医院大数据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腹腔镜手术发展历程目的:由于“碎片化”信息管理,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难以准确描述中国腹腔镜手术发展趋势。因此,本部分研究旨在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结构化1999年-2019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腹腔镜手术患者数字病历,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1999年-2019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数字病历原始数据,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结构化相关数据,提取腹腔镜手术患者相关信息。描述腹腔镜手术人群人口学、手术学特征,并依据腹腔镜年手术例数变化,利用连接点回归分析(joinpoint regression,JPR)寻找关键时间点。描述并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的人口学特征、手术学特征、并发症以及医疗利用水平。结果:随着时间的增长,南方医院年腹腔镜手术例数不断攀升,并且依据JPR得到三个关键时间点,分别为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在对不同时间段的比较中,我们发现2013年-2015年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1.9%)。而四个时间段内的死亡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利用Logistic回归对四个时期数据进行调整后,2013年-2016年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仍低[优势比(Odd Ratio,OR),0.61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04-0.756],其中主要为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下降(OR,0.640;95%CI 0.514-0.795)。除此以外,随着时间流逝,总住院天数呈下降趋势而住院总费用逐渐增长。结论:1.1999年-2019年间腹腔镜手术处于不断上升发展的水平,不仅仅针对其手术体量,同时亦包括了更广泛的手术适应证、更佳的安全性以及更好的手术效果。2.更高的住院费用提示着真实世界实践中需更多关于腹腔镜手术费效比的证据。第二部分腹腔镜在胃癌诊疗中的诊断效能趋势分析目的:胃癌精准分期仍为其诊疗中的一大难题,腹腔镜仍在判定胃癌临床分期中占有较大的作用。本部分研究旨在描述腹腔镜在胃癌诊疗中的诊断效能趋势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1999年-2019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进行腹腔镜胃癌相关手术的患者基线资料以及术中和病理TNM分期,根据JPR分组计算相关kappa指数。结果:不同时期的术中T分期未观测到显著差异,但在术后病理T分期却有明显的迁移(P<0.001),而N分期呈相反趋势。腹腔镜对于T分期和N分期评估的kappa指数分别为0.463~0.574以及0.014~0.380。结论:1.腹腔镜对于胃癌T分期的判别能力较为稳定且有效,而对于N分期的诊断效能较差。2.目前亟需新型的诊断工具有效评估胃癌患者的TNM分期。第三部分双区域双期相自动机器学习判别胃癌胃小弯及胰腺上缘淋巴结状态目的:胃周淋巴引流结构复杂,单纯基于转移淋巴结数量的分期无法切实反映胃癌(Gastric Cancer,GC)的解剖浸润程度。在胃周淋巴结中,胃小弯以及胰腺上缘淋巴结更常被侵犯。本部分研究目的在于利用自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基于CT图像的特征模型预测胃小弯及胰腺上缘淋巴结状态。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以及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双中心共939例胃癌患者术前CT图像以及相关临床信息。我们将动脉期、静脉期双期相,原发癌灶、胃小弯区域双区域的CT图像作为勾画靶区(Region of Interst,ROI),利用自动机器学习方法(Automatic Machine Learning,AutoML)建立混合模型,预测胃小弯淋巴结状态并进行内部及外部验证。而后,利用该混合模型预测胰腺上缘淋巴结状态,以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基于自动机器学习方法的双区域双期相混合模型在预测胃小弯淋巴结(Nos.3)中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显示,其内部验证队列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达0.847(95%CI,0.770-0.924),外部验证队列中 AUC值为0.833(95%CI,0.800-0.867)。同时,在预测不同分站的胰腺上缘淋巴结[胃左动脉干淋巴结(Nos.7),肝总动脉前上部淋巴结(Nos.8a),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Nos.9)和脾动脉干近端淋巴结(Nos.11p)]过程中,混合模型的效果不一,AUC值位于0.678-0.761。其中,混合模型对于预测肝总动脉前上部淋巴结(Nos.8a)能力较差。结论:1.原发癌灶以及胃周相关组织的CT图像特征均与胃周淋巴结状态有关。2.本研究中所建立的混合模型可较理想地预测胃小弯以及胰腺上缘淋巴结状态,有望用于胃癌的个体化诊疗。
其他文献
背景:梅毒(Neurosyphilis,NS)是梅毒螺旋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晚期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 of the insane,GPI)。GPI存在多个神经系统损害,而嗅觉系统是否受损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旨在比较GPI患者与正常人的人口学特征、认知功能、神经精神症状及嗅觉功能的差异,并探索GPI患者嗅觉受损与认知功能、神经精神症状、生
学位
<正>青砖黛瓦,舟影波光,小桥流水,烟雨长廊……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法院西塘人民法庭就矗立在千年古镇上。一代又一代法院人在此传承法治梦想,恪守初心使命,用“一屏、一线、一终端”,连通村庄,穿越阡陌,让“共享法庭e站”作为司法服务人民群众、维护公平正义的第一线,连接基层治理最前沿。他们将庭审现场搬进文化礼堂,带到百姓身边,用法与理的交融,传递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情怀,让基层群众感受司法便民的温暖。
期刊
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教学的质量和育人的成果,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制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小学校从文化建设入手引领管理模式变革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可以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有助于学校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走向服务师生的成长与发展。
期刊
研究背景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呼吸机机械通气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械通气保证了患者的正常呼吸,但机械通气也可能造成肺部损伤或加重原有的肺部损伤。此外,在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还会伴随着相关的炎症反应。目前研究表明,肺部存在微生物群落,而且肺部菌群在呼吸道疾病中会发生改变,包括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于机械通气对呼吸道菌群变化的影响已有一些初步探索,但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与呼吸道菌群之间的相关性
学位
背景新型肌松药拮抗剂舒更葡糖钠可特异性物理包裹氨基甾体类肌肉松弛药,迅速逆转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开颅唤醒手术是在切除脑占位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大脑功能的一种手术方式,常采用全麻-清醒-全麻技术方法。由于肌松药可控性差、胆碱酯酶抑制剂不良反应等因素,目前唤醒前期一般少用甚至不用肌松药。舒更葡糖钠可迅速逆转罗库溴铵肌松作用,本文拟通过研究舒更葡糖钠逆转罗库溴铵肌松作用对开颅唤醒手术的影响,以期指导开颅唤醒手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颅咽管瘤(CP,Craniopharyngioma),是起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Rathke囊的残存细胞或化生而来的罕见的上皮源性肿瘤。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分类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病理类型:釉质细胞型颅咽管瘤(adamantinomatous craniopharyngioma ACP)和乳头型颅咽管瘤(papillary craniopharyngioma PCP)。颅咽管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自体脂肪组织由于其易于获得,丰富且廉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整容与整形手术。在自体脂肪移植手术中,基于梯度密度分选的离心可以去除脂肪组织中多余的油和肿胀液。之前的研究中,离心后的脂肪组织会形成密度梯度,高密度脂肪相较于低密度脂肪具有更多的干细胞含量,更高的移植后保留率。尽管有学者用三等分方法将离心后脂肪进行分层移植,但在临床中,不同个体的脂肪组织,由于其油脂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含量不尽相同,
学位
目的 PAQR4(Progestin and adipoQ receptor family member 4)属于 PAQR家族成员(PAQR1~PAQR11)中的一员,为一种7次跨膜蛋白。既往研究显示PAQR4在肿瘤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经被证实在人胃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和肝癌中发挥着促癌作用。但国内外对于PAQR4在肝细胞癌HepG2细胞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在肝细胞癌作用机制
学位
中国现代教育发展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即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美育的内涵包括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会议
研究背景:胸外科手术是肺癌、肺大泡、肺结核、纵膈肿瘤等胸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胸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约在30%-60%。胸科术后慢性疼痛的机制复杂,并且尚未明确,目前的治疗手段有较多副作用,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继续探索胸科术后慢性疼痛的机制是我们目前要做的至关重要的一步。随着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少学者发现肠道菌群在多种类型的疼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肠道菌群是否也参与胸科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