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老挝开始由欠发达国家进入发展中国家行列,贫困治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在老挝国内的不少地方贫困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北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民众生活水平仍有待提升,巩固脱贫治理成果、实现稳定脱贫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研究基于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已有成果,通过对老挝南塔省芒新县瑶族村落的实地调研,详细考察该地风俗惯习、民族迁移、职业、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调研收集本地区已采取的脱贫治理举措,归纳总结出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治理仍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老挝瑶族的生计方式、人口迁移、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与贫困问题之间的关系,探寻该地瑶族贫困的历史原因以及现实困境,进而引发对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脱贫攻坚的思考,有针对性的提出对该区域未来巩固脱贫成效,进一步脱离贫困的对策建议。其中,本地区与中国的贸易互动也不容忽视,本研究还立足于老挝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中老合作中对老挝少数民族民众生产生活影响深远的重要领域。通过本研究,希望达成以下一些研究目标:一是通过对老挝少数民族瑶族脱贫治理的研究,增进对贫困及反贫困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二是通过实地调研对老挝南塔省瑶族的脱贫治理现状及问题所在有初步了解,以期提出一些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有效对策,供当地政府和民众参考;三是将中老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当地少数民族民众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探寻中老关系与老挝少数民族脱贫之间的互动,以期获得一些经验上的启示,共谋脱贫发展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