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流化干燥理论模型的建立及试验分析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燥作为加工过程的一个环节,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脉动流化干燥是指按一定的规律交替变化干燥参数的干燥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气流干燥和振动流化床干燥相比,脉动流化床干燥具有高效节能之特点。因此对脉动流化床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床层压力降和干燥特性做进一步试验研究,建立在脉动流化干燥条件下的数学模型,对脉动流化干燥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脉动流化床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对三种不同的物料(玉米、小麦、大豆)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到了脉动流化床床层膨胀、床层压降与脉动气流速度、脉动频率、床层料厚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脉动流化床干燥特性的研究,分析发现,使用脉动流化床干燥玉米时,选用脉动气流速度为6.3m/s时最优,脉动频率为6Hz时,脉动流化干燥性能最好。料层厚度对脉动流化干燥的影响最大,在保证床层物料能够形成流化状态的基础上,料层越厚越好。在相同干燥能力的情况下,脉动流化床比普通流化床大约节能15%以上。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建立了脉动流化干燥的回归数学模型,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回归数学模型可以较准确的反映玉米在脉动流化床上干燥的水分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生物质热解后所得液体产物—生物油,因能量密度较高、便于运输且富含高附加值有机物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生物油又因成分复杂、腐蚀性强、热值较低等缺点而难以直接应用,因此对
本论文在借鉴国内外微咸水灌溉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863”项目—微咸水和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针对微咸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理论分析与室内外试验相
作物遥感识别是农情遥感监测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运行化农情遥感监测方法的分析。设计并建立了农情遥感监测背景数据库,研究了多时相、多源数据复合分析方法,开发了作物遥
该论文系统地研究了ErCeFe和CoFeMnX(X=Si,P)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能,主要结果如下: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RMe(2:17)型稀土-铁基化合物ErCeFe,样品通过1173K、168h均匀化处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