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乡土文学作品对外译介中文学性的呈现——以葛浩文《丰乳肥臀》英译本为例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faxia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在西方国家备受关注。《丰乳肥臀》是莫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书中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莫言用鲜明的地域性语言给读者展现了其家乡山东高密东北乡独特的风土人情,并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翻译在此传播过程中尤为关键,译文质量也直接关系到作品与作家在外的声誉。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莫言作品所有的英译本均出自汉学家葛浩文之手。莫言获奖,葛浩文功不可没,他对莫言作品中乡土气息的传递亦是可圈可点。中国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乡土”成为主流文学的题材,“乡土文学”便也成为了主流的文学形式,因此乡土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莫言小说《丰乳肥臀》英译本为例,借用俄国形式主义中“文学性”的概念,试图探讨中国乡土文学作品对外译介中的两个棘手问题:一是中国乡土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何在,二是葛浩文如何在译作中向目标语读者呈现中国乡土文学的文学性。  本文所进行的研究是一项描述性的研究。“文学性”这一概念最初源自俄国形式主义,由雅各布森提出,本文探讨的乡土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即:使某件作品成为乡土文学作品的因素,也就是乡土气息的具体化。文学性存在于作品的语言和形式之中,莫言独特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即该著作文学性之所在。本文再从勒菲弗尔“改写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对比和分析《丰乳肥臀》原文及译文,探讨葛浩文是如何在译作中呈现原作的文学性。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则是基于左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多元系统理论是基于俄国形式主义,因此改写理论与文学性的概念一脉相承。本文运用改写理论分析其中两个主要操作因素,即意识形态和诗学是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活动,尤其是对原作文学性呈现的影响。最后,希望通过该个案研究对中国其他乡土文学作品对外译介研究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文化负载词作为文化的载体,一方面形象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给翻译和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翻译直接影响了翻译文本的质量和文化的传播。因此,对文化负载词
本文通过对缪里尔·斯帕克的《布洛迪小姐的青春》、《公众形象》以及《驾驶席》三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权力关系的研究分析,来进一步扩展对斯帕克作品的解读,以期揭示和展现批评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影视娱乐化产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全球范围内影视作品的传播交流使得字幕翻译愈发重要,并引起了翻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
本研究基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和国内学者与外宣翻译从业者提出的翻译原则,即“外宣三贴近”、解释性翻译、简洁和准确,研究了2015年新发行的12份汉英双语政府白皮书。德国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