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在西方国家备受关注。《丰乳肥臀》是莫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书中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莫言用鲜明的地域性语言给读者展现了其家乡山东高密东北乡独特的风土人情,并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翻译在此传播过程中尤为关键,译文质量也直接关系到作品与作家在外的声誉。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莫言作品所有的英译本均出自汉学家葛浩文之手。莫言获奖,葛浩文功不可没,他对莫言作品中乡土气息的传递亦是可圈可点。中国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乡土”成为主流文学的题材,“乡土文学”便也成为了主流的文学形式,因此乡土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莫言小说《丰乳肥臀》英译本为例,借用俄国形式主义中“文学性”的概念,试图探讨中国乡土文学作品对外译介中的两个棘手问题:一是中国乡土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何在,二是葛浩文如何在译作中向目标语读者呈现中国乡土文学的文学性。 本文所进行的研究是一项描述性的研究。“文学性”这一概念最初源自俄国形式主义,由雅各布森提出,本文探讨的乡土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即:使某件作品成为乡土文学作品的因素,也就是乡土气息的具体化。文学性存在于作品的语言和形式之中,莫言独特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即该著作文学性之所在。本文再从勒菲弗尔“改写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对比和分析《丰乳肥臀》原文及译文,探讨葛浩文是如何在译作中呈现原作的文学性。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则是基于左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多元系统理论是基于俄国形式主义,因此改写理论与文学性的概念一脉相承。本文运用改写理论分析其中两个主要操作因素,即意识形态和诗学是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活动,尤其是对原作文学性呈现的影响。最后,希望通过该个案研究对中国其他乡土文学作品对外译介研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