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团体贬低的功能弹性:疾病威胁与内团体贬低的激活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wo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团体贬低是一种喜爱外团体成员胜过内团体成员的奇特现象,很多理论试图对此进行解释,但都没能从根本上回答出现内团体贬低的根本原因。Wu等人(2015)从进化的角度提出,内团体贬低是疾病威胁下行为免疫的一种反应,具有功能弹性的特性。但是在Wu等人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Wu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行为实验,首先探讨了内团体贬低是否是针对疾病威胁这一特定威胁的反应,此外还考察了当疾病威胁增强以及当环境中指示带来疾病威胁的团体来源改变的情况下内团体贬低的功能弹性特性。实验一考察了内团体贬低是否是针对疾病威胁这一特定威胁的反应,在环境中存在疾病线索的情况下是否有更大的效应输出。其结果表明,控制条件下(F(1,116)=12.26,p<.01,η_p~2=0.10)和疾病条件下(F(1,116)=56.88,p<.001,η_p~2=0.33)的被试均对内团体成员有着更大程度的贬低,但是疾病条件启动下内团体贬低的程度更大(疾病条件:M=0.59,SD=0.08;控制条件:M=0.26,SD=0.08)。实验二考察了在个体生理免疫机能下降,即疾病对个体造成更大的威胁的情况下,内团体贬低是否会功能性地加大效应的输出。其结果表明,最近患病情况下(F(1,119)=37.97,p<.001,η_p~2=0.24)和身体健康情况下(F(1,119)=10.04,p<.01,η_p~2=0.08)的被试均对内团体成员有着更大程度的贬低,但是最近患病情况下内团体贬低的程度更大(最近患病组:M=0.33,SD=0.05;身体健康组:M=0.15,SD=0.05),并且这种贬低程度的加大不是源于个体自身疾病易感性知觉的差异。实验三考察了在环境中存在不同的内、外团体患病线索的指示的情况下,内团体贬低的功能弹性特性。其结果表明,控制条件下(F(2,87)=4.41,p<.05,η_p~2=0.05)和内团体患病条件下(F(2,87)=33.64,p<.001,η_p~2=0.28)的被试均对内团体成员有着更大的贬低;外团体患病条件下的被试对内、外团体成员的态度差异不显著,F(2,87)=2.71,p>.05,η_p~2=0.03。在对内团体成员的贬低程度上,控制组显著低于内团体患病组,而高于外团体患病组,内团体患病组显著高于外团体患病组(控制组:M=0.256,SD=0.102;内团体患病组:M=0.611,SD=0.102;外团体患病组:M=-0.211,SD=0.102)。本研究的三个实验均表明,内团体贬低是针对疾病威胁的一种行为免疫反应,具有功能弹性的特性。
其他文献
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社会问题。相关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成长受到家庭、社会、学校三个方面的影响,而在这三者中,学校的影响占有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