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老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整理与研究“桑明合剂”治疗血脂异常临床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论文从导师的学术思想渊源相大学说出发,结合历代相关流派、医家观点,全面总结杨震老师学术观点、临床经验,并分类、归纳。并对其“桑明合剂”治疗血脂异常进行临床研究。同时提出了本人的创新临床实践。   主要内容及结论:   1.理论渊源   朱丹溪是元代著名医家,金元四大家之一,是金元时期养阴派的代表和杂病治疗大家。他曾研读《内经》,师承于著名医家罗知悌。罗知悌为刘完素的再传弟子,旁通张从正、李杲之学,故丹溪学说渊源于《内经》,并继承了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诸家学术思想。他对上述各家著作叹为“医之为书至是始备,医之为道至是始明”(《格致余论·序》),并进一步发展了“湿热相火为病甚多”的观点。《格致余论》中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文章反映了他的主要学术思想,着意阐发了相火与人身的关系。   2.“相大学说”论治乙肝   杨震老师对丹溪所倡导的《相火论》有独到的见解,在肝病及杂病的治疗中,以内生火热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肝病病机新观点。   杨震老师认为肝为厥阴,中见少阳之化。肝主藏血,故云体阴;肝主疏泄,故云用阳。且肝与胆相表里,内寄相火。所以肝的体阴用阳之特点,决定了肝的阴阳对立统一关系。只有在血养其本,气资其用的前提下,肝才能调畅敷和而不病。否则最易导致“阳有余,阴不足”的病理变化。   运用“相大学说”论治乙肝,在临床肝病的辨治中,应用《相火论》的观点,把肝病所产生的局部内生火热按病理相火这一理论去研究,在丹溪所分二型相火证治的基础上,在肝病临床诊治中,按疾病的发展过程将病理性相火分为五种:即郁热相火、血热相火、湿热相火、阴虚相火、相火虚衰。   郁热相火是乙肝发病的早期阶段,其病变基础是“气火内郁”,主要以“内郁”为主,且有火郁迫阴之兆。病机特点肝气郁结,肝脾失调。运用疏肝、养肝、清肝的方法使气火不致向伤阴方面转化。用“木郁达之,火郁发之”的原则,综合疏、平、抑、一调、柔各法,选用辛、酸、甘、苦、咸之类药味,用“解郁合欢汤”以清肝、解郁、凉血。   血热相火:郁热相火治疗不当,或乙肝病情进一步发展,即进入血热相火阶段,而血热相火的病变基础是“肝经血热”。病机特点肝郁化热,热伤肝血。治疗不用苦寒香燥之剂,遵从《王旭高医案》“将军之性,非可直制,唯咸苦甘凉,佐微酸微辛,以柔制刚”的原则,用“茜兰汤”以清肝凉血。   湿热相火:乙型肝炎经常迁延反复,加之肝病必然乘脾,脾失健运则易出现肝郁挟湿,郁久化热,而形成湿热相火之证。病机特点肝郁乘脾,湿滞化热。治法采用利湿而不伤阴,清热而不助湿之法,用芳香化浊、辛开苦降。“桃红化浊汤”以疏肝健脾、清热利湿。   阴虚相火:肝体阴而用阳,为藏血之脏。若肝郁过久,化火必伤肝阴;肝火伤阴,既可自伤,也可伤及他脏之阴。从病变发展过程看,尤以自伤肝阴,中伤脾阴,下伤肾阴为多见。病机特点郁火伤阴,肝失所养。治疗以滋阴养肝、柔肝软坚。   相火虚衰:历代医家论肝病,多论其有余,而论肝气肝阳不足者甚少。肝内寄相火,寓一阳生化之气,寄居肾中真阳。“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相火论》。病机特点肝阳气亏虚。针对肝病中之肝气虚,治疗以补益肝气为大法,“补肝益气汤”以补肝益气。对于肝阳虚型者,“桂附二仙汤”以温生肝肾阳气。   3.分型证治肝硬化:   杨震老师在论治肝硬化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肝硬化分为五型,具有独特的辨证特色。   4.总结“治肝十法”:   肝病的治疗纷繁复杂,杨震老师本着执简御繁的原则,归纳为“治肝十法”。   1、凉血解毒法,2、芳香化湿法,3、疏肝理气法。   4、疏肝健脾法,5、疏肝利胆法,6、柔肝养阴法   7、健脾补肾法,8、清肝息风法,9、活血化瘀法   10、通络利水法。   5.继承发扬:   跟师多年,受杨震老师说崇尚的“相大学说”的启迪,从相火论治现今社会常见的“糖尿病”“心肌炎”等,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探索了其中医学理论基础。   使用经方、古方是杨震老师的特点,对于“毒、瘀、阴虚”并见的肝病,亦配合用“五参饮”化裁治疗,我在自己的临床中,根据该方的特点,用于“糖尿病”及“心肌炎”,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五参饮来源于《千金翼方》,由党参、玄参、苦参、沙参、丹参组成。该方具滋阴、化瘀、解毒之效。方剂中益气养阴方同时具化瘀作用的少,同时又具有解毒作用的更少,该方仅五味药,慎选药物,组方精当,以“参”为名,发挥各药功效,达益气养阴解毒化瘀之效。   用于“糖尿病”(消渴)之阴津亏损,燥热偏盛;可养阴生津、清热而除烦渴。   用于“病毒性心肌炎”之毒热伤阴,阴虚血瘀,治以益心气、养心阴、清心热、除心烦、解心毒。   6.临床研究:   对杨震老师临床常用方“桑明合剂”治疗血脂异常进行了临床研究。   中医学并无血脂异常的名称,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入“眩晕”、“胸痹”、“中风”、“血瘀”、“痰湿”、“肝癖”等病证范畴。   本病病机总以肝经血热,血瘀脉络为要,所以治疗要时时注意“热”、“瘀”二字,病位在肝、脾,久而及肾,从肝论治,杨震老师“桑明合剂”来源于“柴胡清肝汤”,取其义而未用其药,该方中决明子:《本草正》谓其:“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大肠经。《药性论》云:“利五脏,除肝家热。”以清肝泻浊、润肠通便;山楂:丹溪说:“山楂,大能克化饮食。”《日用本草》:“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故其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为消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佐以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既清肝明目、疏达肝气,又取桑、菊辛凉发散之性作为引经之用。诸药相合,共奏疏肝清热、消积化痰、活血通络之功。   观察表明:“桑明合剂”具有良好的调脂疗效,可靠的安全性,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其来源、组方亦有中医学深厚渊源,为日益增多的“现代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人生的道路是极其漫长而又短暂的,在我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里,我与具有“文学的黄埔军校”之称的《飞天》杂志编刊人已经有三十二年的交往了.在与何来、李云鹏、杨文林、马青
期刊
我喜欢“飞天”这个刊名,一直喜欢。那两个字不知谁写的,也很好看。   《飞天》是有历史的。《飞天》的历史,就是许多人的成长史。我与《飞天》的交往过程,就是我个人的文学成长史。   刚上大学那会儿,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先当了个跑腿的。就四处跑,跑着搞活动,跑着拉赞助,跑着请人。记得有一次跑到省文联的楼上,却不知请谁,因为一个人也不认识。在楼道里徘徊半天,碰上一位前辈,他说可以请李老乡,那是个怪才
期刊
目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没有直接的动物模型,故使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模型,膜受体P2Y1、β-arrestin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广泛分布,探究其信号转导通路在EAE小鼠中的作用,利用中药复方制剂益肾达络饮在
目的:本实验主要观察了解毒通络调肝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ZDF大鼠糖代谢及肝脏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观察其药效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依据。方法:以50只雄性9周龄Zucker Diabetes Fat(ZDF)大鼠为实验对象,用高脂饲料饲养,至12周周龄形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西药组(盐酸二甲双胍片)、解毒通络调肝方高
目的:  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中当代中医妇科名家的医案、经验总结、临床著作等,运用现代统计学分析及计算机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追本溯源和探索总结
栖云山李家庄田园综合体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是全国首批八个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之一,试点规划项目将于2020年国庆节前投入运营。这是甘肃省城乡发展投资集团与兰州市榆中县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联合打造的集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产业园区于一体,融文化创意、田园观光、生态农业、康养度假、娱乐休闲于一炉的休闲旅居目的地。李家庄田园综合体虽然正在建设过程中,但因其独有的素朴、栖云、悟道、养生等“有根+
期刊
目的:  以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模型大鼠为研究载体,给予具有补虚化瘀作用的方药参归仁合剂进行干预,观察PPD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水平、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