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少年儿童先锋队自1949年创立,到目前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她见证了众多的儿童成长发展的轨迹,使中国共产党设置的儿童组织少先队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少年儿童特有的功能,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少年儿童组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少年儿童就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名称活跃在全国各地,积极投身人民解放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他们亲身参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击日寇、解放战争等,不少儿童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经济领域,他们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如参加“少共礼拜六”义务劳动、利用课余时间帮助烈属干活等;在文化活动方面,少年儿童积极开展了各类文化活动,如唱歌给红军听,教难童唱歌、识字,排演话剧等。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直至“文化大革命”出现之前,这中间的十七余年为中国少先队逐渐规范化以及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由组织进一步发展而言,中国共产党始终利用共青团领头的形式,达到了对少先队的引导,确定了少先队将所有儿童组织集中起来发展的方针。组织管理方式上整体性强,从社会到学校都成立了组织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组织运行方式。少先队章程也逐步完善,形成了引导观念方面重视以党为中心开展工作,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一大批高素质接班者;由活动方面而言,凸显了教育化以及政治化;重视通过共产主义精神来教导儿童,树立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目标,给予少先队组织众多的权利,使儿童能够成为主人。这一时期的活动,少先队在校内和校外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不管是对一些英雄光辉事迹进行学习、看望一些烈士家属、捐赠“红领巾”号飞机等一些支持抗美援朝的活动,或者利用参加展览会、听取报告等多种方式所举行的“三要三不要”活动,或者是根据国家提出的五年发展规划,举行“小五年规划”活动,或者参与雷锋精神学习、学习雷锋做好人等众多活动,均具备明显的特征。少年先锋队为中国未成年的少年儿童群体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和中国政府做儿童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载体。1949年至1966年以来,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少先队明确了政治发展方向,获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也获得了很多的发展经验。然而在此过程中,同样具有众多的不足之处。通过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从社会管理和发展、执政党地位等众多的角度来考量少先队的发展问题和承担的任务,具备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