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2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入和营养状况都得到极大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仍然堪忧。他们膳食结构单一,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营养不均衡,从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和微量营养素缺乏。不合理的膳食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还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劳动力,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牛奶和鸡蛋是优质蛋白质及多种微量营养素的良好来源,我国各级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贫困农村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给予鸡蛋和牛奶的学生营养改善工作,但基本都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估。本研究通过对广西田阳县贫困农村小学生实施补充牛奶和鸡蛋结合学校食堂配备标准厨房设备的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为贫困农村地区小学生营养改善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评估以牛奶+鸡蛋为主的综合营养改善措施对农村儿童营养的干预效果,并且深入了解与分析营养改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农村儿童营养改善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研究对象及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4个乡镇各随机抽取1所小学为干预学校,并在同一乡镇同样地抽取1所与干预学校社会经济水平、教学质量、规模相当的学校作为对照学校。从小学1-5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保证每班学生人数不少于25人。干预组学生在每个学习日下午2点左右补充200m1学生奶和50g卤鸡蛋,干预学校食堂配备标准的厨房设备。对照学校保持正常日常饮食,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和干预一年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对3-5年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所有学生的一般情况及3-4年级学生三天24小时膳食情况;测量所有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2-4年级学生体成分;并对2-3年级学生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维生素A水平。采用瑞文智力测验问卷测定3-4年级学生智力,在体育老师的协助下,测定2-4年级学生立定跳远和50米×8往返跑。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和干预效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基线共调查小学1-5年级学生978人,干预组552人,对照组426人。学生每人每日平均能量摄入为2062.5kcal,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干预组(68.0%)低于对照组(70.5%),蛋白质供能比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8%、14.8%,脂肪供能比分别为16.2%、14.6%,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的膳食摄入量占RNI或AI百分比小于60%的比例分别为53.3%、45.4%、62.7%、74.2%,除维生素A外,其他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生认为学校食堂饭菜好吃以及比家里好吃的比例分别为20.8%和8.1%。学生营养知识问题答对的比例仅为3.1%。干预一年后,干预组男生体重增长(3.6±1.7)kg,对照组增长(2.9±1.5)kg,干预效果有统计学意义(t=-4.40,P<0.001)。干预组学生BMI增长值为(0.8±0.7)kg/m2,高于对照组的增长((0.6±0.7)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P<0.001)。两组学生营养不良率降幅分别为11.8%和4.7%,干预组学生患营养不良的危险性比对照组降低了63.0%(OR=0.37,95%CI:0.23-0.59),干预效果有统计学意义(χ2=16.90,P<0.001)。干预组男生瘦体重较基线调查时增长(2.6±1.4)kg,高于对照组增长(2.0±1.2)kg,有统计学意义(t=3.95,P<0.001)。研究对象身高、体脂、体脂百分比干预效果无统计学意义。干预一年后,研究对象血红蛋白水平、贫血、智力干预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血清维生素A浓度平均增加了(28.6±155.9)μg/L,对照组降低了(20.3±148.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P=0.002)。干预组学生立定跳远平均距离增加了(10.7±20.0)cm,对照组增长了(4.2±19.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P=0.007)。50米×8往返跑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一年后,干预组学生上午最后一节课和下午放学前从未感觉饿的比例(21.6%、33.8%)均高于对照组(8.0%、12.4%)。干预后,干预组学生在学校和家里对蛋奶的摄入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其他肉类、新鲜蔬菜和豆制品等食物的摄入情况无未见明显变化趋势。结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现,补充牛奶和鸡蛋为主的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对贫困农村儿童有一定的营养改善作用,能够促进他们的体格发育,改善膳食营养和体质状况,减轻饥饿感。但尚未观察到短期的营养干预对学龄儿童身高和智力的改善效果,对贫困农村学生的营养改善应是长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