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困难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近二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本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市五所普通中学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习因素、人格因素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三方面对上饶市初中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这三个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困难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对以往关于学习困难研究的综述,包括学习困难的定义问题、学习困难的历史研究状况、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这些研究成果成为本文进行分析和比较的理论依据。第二章检索了近十年来对学习困难的实证研究状况,提出进行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三章是对本研究方法的介绍,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了《学习因素诊断量表》(简称DTAF),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EPQ)和儿童教养方式问卷(CRPR)分别对上饶市五所普通中学120名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第四章是研究结果:(1)方差分析表明,学习因素、人格因素及家庭教养方式在学习困难上有显著性差异。(2)相关分析显示:三个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困难,三个非智力因素之间存在高度相关。(3)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三个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困难之间有一定的预测关系。第五章是针对研究结果进行的探讨。初步分析了影响初中生学习困难的三个非智力因素(学习因素、人格因素和家庭教养方式)三者之间及它们与学习困难密切相关提示这四者可能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最后通过逐步回归和Logistic回归说明人格与家庭教养方式对学习因素存在一些明显的预测作用,且其中五个因子:学习动机、学习计划、家庭学习环境、精神质和情感温暖对学习困难贡献显著。第六章结论认为:(1)学习因素、人格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2)三个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困难四者之间密切相关,人格因素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学习因素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提示我们应从学校、家庭中影响学生的人格、教养方式两方面来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帮助。本研究结果为上饶市学习困难初中生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