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米霉素是一种新型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兽用抗生素,经发酵作用后有机合成制备,通过抑制细菌RNA依赖性蛋白合成而起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目前被批准用于治疗和预防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等所致非泌乳奶牛的呼吸道感染。加米霉素药代动力学特点优良,吸收快,达峰时间短,生物利用度较高,可以在肺组织达到较高的组织浓度:加米霉素毒性低,在动物的可食性组织中残留较少,治疗无副作用。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国产加米霉素注射液在犊牛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获得相关药动学参数,进而了解国产加米霉素注射液皮下注射给药在牛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该研究不仅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新药评价、个体化给药及预测药物在牛体内的消除动态、蓄积特性乃至残留消除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药动学研究成果还可用于指导优选给药方案、新药设计、改进药物剂型,对提供高效、长效、低毒、低副作用的药物制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确保动物源性食品食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2只健康犊牛(公母各半)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采用平行试验设计,进行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给药药动学研究。第一组6只牛单剂量颈部皮下注射加米霉素注射液,给药剂量为6mg/kg bw;第二组6只牛单剂量静脉注射加米霉素注射液,给药剂量为3mg/kgbw(相当于1mL/50kg bw)。给药后按预定时间采集血样,血浆中加米霉素含量用UPLC-MS/MS三重四级杆检测器进行分析,流动相为10mM醋酸铵:甲醇(V:V=30:70)溶液。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nonlin5.2药动学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加米霉素注射液单剂量静脉注射(3 mg/kg bw)后,其平均消除半衰期(T1/213)约为54.29h,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约为3576.9O h*ng/mL,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34.14 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z_obs)约为63814.48 ml/kg,平均体清除率(Clobs)约824.27mL/h/kg;加米霉素注射液单剂量颈部皮下注射(6 mg/kg bw)后,其平均消除半衰期(T1/2β)约为49.55 h,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约为1h和70620 ng/mL,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约7428.81 h*ng/mL,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23.85 h。相对于静脉注射给药,皮下注射给药生物利用度为103.84%。结果表明,加米霉素进入体内后分布广泛,清除缓慢,半衰期长;加米霉素注射液皮下注射吸收较迅速且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