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杨氏”絮刺火罐结合颈部功能锻炼治疗气滞血瘀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收集96位气滞血瘀型颈型颈椎病患者,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分配序列,把患者分成3组:“杨氏”絮刺火罐组、常规针灸火罐组、功能锻炼组,每组32例。以4周为治疗时长;“杨氏”絮刺火罐组与常规针灸火罐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此外“杨氏”絮刺火罐组针刺后采用七星针局部叩刺放血拔罐,常规针灸火罐组针刺后采用
【基金项目】
:
上海市卫计委科研课题(面上)项目(201740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杨氏”絮刺火罐结合颈部功能锻炼治疗气滞血瘀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收集96位气滞血瘀型颈型颈椎病患者,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分配序列,把患者分成3组:“杨氏”絮刺火罐组、常规针灸火罐组、功能锻炼组,每组32例。以4周为治疗时长;“杨氏”絮刺火罐组与常规针灸火罐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此外“杨氏”絮刺火罐组针刺后采用七星针局部叩刺放血拔罐,常规针灸火罐组针刺后采用普通的拔罐治疗,每周治疗3次;3组均给予患者颈椎功能锻炼、健康宣教4周;“杨氏”絮刺火罐组和常规针灸火罐组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观察各组干预前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和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的变化。结果:(1)基线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在性别、年龄、工作时长、学历、病程、基线VAS评分、基线NPQ评分三组患者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即刻效应:“杨氏”絮刺火罐组与常规针灸火罐组首次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针灸火罐组对比,“杨氏”絮刺火罐组首次治疗后的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方案均能降低受试者疼痛程度,具有即时效果,“杨氏”絮刺火罐组的效果更显著。(3)功能锻炼组VAS及NPQ指标入组前、治疗4周比较发现,各项在入组前及治疗4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单纯运用颈部功能锻炼对气滞血瘀型颈型颈椎病减轻疼痛不明显。(4)“杨氏”絮刺火罐组与常规针灸火罐组相比,治疗2周、治疗4周及随访1月时,两组的VAS评分、NPQ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杨氏”絮刺火罐组的VAS评分、NPQ评分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常规针灸火罐组,表明“杨氏”絮刺火罐疗法对颈部疼痛的缓解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针灸火罐疗法。(5)组间比较的数据分析表明,治疗4周时,与功能锻炼组相比,“杨氏”絮刺火罐组和常规针灸火罐组的VAS评分及NP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两两比较及描述性结果,功能锻炼组的VAS、NPQ评分高于常规针灸火罐组和“杨氏”絮刺火罐组,且“杨氏”絮刺火罐组的VAS、NPQ评分最低,说明“杨氏”絮刺火罐疗法缓解颈痛的疗效优于常规针灸火罐疗法,并且针罐结合颈部功能锻炼缓解颈痛的疗效优于单纯运用颈部功能锻炼。(6)功能锻炼组、常规针灸火罐组、“杨氏”絮刺火罐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85.7%和93.1%。常规针灸火罐组、“杨氏”絮刺火罐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功能锻炼组。结论:(1)“杨氏”絮刺火罐疗法、常规针灸火罐疗法结合颈部功能锻炼均可改善气滞血瘀型颈型颈椎病的颈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2)“杨氏”絮刺火罐疗法结合颈部功能锻炼疗效优于常规针灸火罐结合颈椎功能锻炼或单独运用颈部功能锻炼,安全性好,临床上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保护区作为生态系统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了解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在环境变化条件下的动态规律,能更好的保护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蛾类昆虫种类丰富,分布范围广,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是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合适类群之一。因此,为探明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江口工区蛾类昆虫多样性特点,提供双江口工区蛾类昆虫多样性监测本底资源,为研究蛾类在维持该区域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提供依据。作者于
为探究羊肚菌母种富硒培养过程中不同纳米硒添加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菌株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不同纳米硒添加量母种培养基(PDA改良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纳米硒不同添加量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影响,菌落直径随培养基纳米硒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纳米硒添加量为0.104 mg/L(T2)时,菌丝生长最快,菌落直径最大;纳米硒添加量
目的 本文对神农香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var. aromaticum)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特征代谢产物开展研究,并以此为依据筛选核心种质,为神农香菊的资源保护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21对分别来源于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的简单重复序列引物(SSR)对我国神农架林区的151份神农香菊样本、41份疑似野菊样本和武汉市洪山区11份野菊对照样本进行居群遗传多样性和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水稻育种研究的主要目标。水稻单株产量(yield,YD)主要由每穗实粒数(the number of grains per panicle,GPP)、千粒重(kilo-grain weight,KGW)和有效穗数(tillers per plant,TP)三个构成性状决定。水稻的单株产量具有复杂的遗传结构,但其构成性状相对简单。有育种学家提出基于选择构
采用饥饿、酒醋及大黄等综合方法塑造“脾虚证”大鼠模型,并经四君子汤在辰、戌两时辰治疗,观察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昼夜节律变化,以便从时间生物学的角度,探讨“脾虚证”的时间病理学特征以及药物择时治疗的不同效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总体水平下降(P<0.05)、单胺递质节律中值也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且振幅降低、峰相位偏离正常,5-羟醋酸吲哚节律消失。经四君子
目的:探讨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采用子母配穴法针刺治疗亚急性湿热浸淫型湿疹,对比观察治疗组(子母配穴针刺+萆薢渗湿汤加减)和对照组(萆薢渗湿汤加减)临床疗效,希望为湿疹的针刺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病例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皮肤科和皮肤科病房,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就诊的亚急性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总共收集病例63名,选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针刺结合萆薢
鱼油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本研究采用碳谱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并不能同时分析所有脂肪酸的位置分布。运用Novozym 435醇解结合气相色谱和13C-NMR方法,分析了四种天然鱼油和三种加工鱼油中甘油三酯上的脂肪酸位置分布。结果显示:加工鱼油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28.43%-76.63%,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为12.72%-56.37%,均高于天然鱼油。天然鱼
<正>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强力执行。"双减"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和创新实验学校经过十年实践研究,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教育的发展之路。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温针灸和电针二种不同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型)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66例(符合纳入标准)分为温针灸组和电针组各33例。两组选取相同的穴位,其中温针灸组选颈夹脊(压痛明显处)施予艾柱温针灸,每穴2壮;电针组选颈夹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