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伐强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氮素转化及其养分循环的影响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ily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氮供应是影响树木生长和发育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土壤中氮绝大部分以有机态的形式存在,通常需要经过矿化过程转化为无机态的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才能被植物所吸收利用。疏伐是林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合理的疏伐能够改善林分结构及环境条件,从而加速氮素及其养分循环。本文以丘陵红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PVC顶盖埋管法、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等方法对不同疏伐强度(对照3750株.hm-2,高强度保留900株.hm-2,中强度保留1500株.hm-2,低强度保留2400株.hm-2)的林分土壤氮素转化及其养分循环进行研究,以期为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对不同疏伐强度人工林林下植被调查,结果发现中强度疏伐的物种丰富度、低强度疏伐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更大,表明适度的疏伐有利于提高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的多样性。(2)连续定位监测和原位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铵态氮含量和氨化速率均表现为荒山灌丛地较高,未疏伐林地(对照)次之,不同疏伐强度林地较低(P<0.05);硝态氮含量与硝化速率则表现为高强度和中强度疏伐>低强度疏伐>对照>荒山灌丛;说明适当强度疏伐有助于加快土壤的硝化过程,提高土壤氮的矿化速率,但也易导致硝态氮的淋溶而引发地下水污染等问题。(3)四个季度的离子交换树脂袋原位估测结果表明,土壤相对氨化速率的大小为中疏伐强度>高疏伐强度>对照>低疏伐强度>荒山灌丛;相对硝化速率大小顺序为中疏伐强度>低疏伐强度>高疏伐强度>对照>荒山灌丛;进一步表明适度疏伐有利于林地矿质氮的积累,但皆伐可能会导致土壤矿质氮的流失,引发地下水污染。(4)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对疏伐强度响应敏感性不一致;土壤脲酶活性在不同疏伐强度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可以用于指示林分疏伐后土壤质量的演变。(5)不同疏伐强度新鲜针叶及凋落叶总氮含量为高强度疏伐>对照>低强度疏伐。新鲜针叶全氮、全磷含量一个生长周期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再降低,夏季最高。不同疏伐强度新鲜针叶N/P大小为高强度疏伐>中强度疏伐>对照>低强度疏伐,凋落叶N/P也是高强度疏伐林地最高。高强度疏伐的凋落叶C/N最低,而高强度疏伐下土壤净氮矿化速率最大,表明土壤N矿化速率与凋落物C/N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中高强度(保留900-1500株·hm-2)的疏伐对丘陵红壤区19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的氮素转化与养分循环有促进作用,但鉴于过高强度的疏伐易导致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建议在林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推广中强度(保留900株.hm-2左右)的疏伐作业。
其他文献
目的:  1.比较MgSO4对6-OHDA损毁的未分化及分化SH-SY5Y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总抗氧化能力的改变以及保护作用的差异。  2.探究未分化SH-SY5Y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