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杭州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策略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crazy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中各种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绿色基础设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以杭州为代表,从适应城市气候变化的视角出发,探讨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策略,为城市营造一个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相关专业及绿色基础设施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确定绿色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内容,即“冷岛效应”、优化水文循环和通风廊道。基于对气候与绿色基础设施间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明确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杭州主城区的气候环境概况、主要气候灾害以及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总结研究区域主要的气候问题。同时,通过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从风景区绿地、公园、道路绿地、水体、农田和其他6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类型展开对杭州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现状研究,分析了目前杭州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耦合协调理论创建了杭州市区气候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两者间的耦合发展过程。然后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构建气候适应性的杭州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策略的优劣势。最后,针对杭州主城区现存的主要气候问题,从规划和场地两个尺度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杭州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策略。其中,规划尺度下提出通过确定杭州主城区的绿色核心区和构建通风廊道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空气污染和调节局地气候环境。场地尺度下提出通过生态屋顶与垂直绿化建设、透水性铺装应用和雨水花园建设3条途径来调节微气候、控制雨水径流污染、优化城市水文循环等。并提出从完善相关法规规章体系、加强政策导向、设立专门机构和倡导公众参与四个方面保障气候适应性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策略实施。希望通过本文对绿色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能为杭州市今后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2005年7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芯”在海信集团研发成功,标志着海信自主创新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自主创新、技术立企”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海信构建并逐步完善了自己的创
目的:分析冠心病并发高血压采用时间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科室收治的92例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症共存的患者进行研究,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
一般来说.员工离职决策过程可以分为8个阶段:
期刊
近日,受日本核电站泄露事故影响,致使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个地区从3月16日开始发生市民抢购碘盐的情形,并且这一轮“抢盐潮”正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扩张。我国民众抢购食盐
网络、电信等新兴服务业要面向终端客户、面对各种新的需求提供更有特色的服务,而价值创新正是这些新兴业务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拉动这些业务市场高速增长的内在原因正是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