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Co、Ni)化合物准三维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ing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燃料的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开发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新能源迫在眉睫。在多种方法中,电解水制氢是一个获得可再生能源的有前景的方案。电解水由氧气析出反应(OER)和氢气析出反应(HER)两个半反应构成。但是由于OER的反应动力学缓慢导致水电解所需的过电位较大,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出高效的电催化剂来降低电解水的过电位。目前已知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在电解水过程中会产生实际的催化剂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有利于提高电解水的效率。因此,本论文以降低电解水的过电位为目标,使用不同制备方法获得了Co、Ni基电催化剂并研究了它们的电催化性能。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Co(3,5-pdc)(2,2-bpy)(H2O)2]2H2O(3,5-pdc=3,5-吡啶二甲酸,bpy=2,2’-联吡啶)作为络合物前体使用配位化合物方法(CCM)制备Co3O4。为了进行比较,还通过共沉淀法(CPM)制备了 Co3O4样品。Co3O4-CCM的形貌为规则的十四面体,与Co3O4-CPM的形貌完全不同。测试发现Co3O4-CCM的比电容为243.8 F g-1,是Co3O4-CPM的比电容的1.77倍。此外,还发现使用滴铸法制备的电催化电极,界面电阻较大,容易脱落,导致它们的电解水性能均不良好。(2)通过简便的交替电沉积法制备独特的线球层状结构材料Ag NWs/CoO。与以CoO为最内层的电催化剂相比,以Ag纳米线(NWs)为初始层的Ag/CoO催化剂具有电导率低的优点。电化学测试表明,具有n+1层Ag NWs和n层CoO(An+1Cn)的层状超结构材料对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基于催化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测量结果,针对不同的电催化剂,本论文提出了合理的整体水分解催化机理。结果表明,含氢物质的扩散可能是决定速率的步骤。(3)通过在碳布上的交替电沉积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Ag/Ni3S2超结构层状材料。本工作利用基底影响材料的形貌以及性能,在同个材料中制备出了两种不同形貌的Ni3S2,利用Ag层将它们连接,使其互相作用之后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OER性能。测试表明两层Ni3S2和一层Ag组成的催化剂(N2A1)可能是用于电分解水析氧的有希望的催化剂。通过测试研究还发现,在OER过程中,起主要催化作用的是在过程中转变生成的NiOOH。同时,变温实验证明了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解吸决定了整个反应的速率:Ni3S2的催化活性主要利用了其更活跃的位点和更小的氧化还原反应活化能。
其他文献
机器人抓取物体是机器人和真实世界交互必不可少的功能,对于人类来说抓取物体基本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机器人来说对于不同物体准确灵活的抓取却是一个高难度动作。机器人想要达到和人类抓取物体一样的灵巧性和交互性,还需要克服许多机械和计算问题。本文将二指机械手物体抓取和深度学习结合起来,对二指机械手在刚性物体(如工具、家用物品、包装物品和工业部件等)抓取位置选取问题上进行研究。由于传感器数据噪声和物
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煤矿瓦斯资源,这意味着我国短期内仍不会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被大量排空的煤矿乏风中由于存在含量极低的瓦斯气体,不仅引起了强烈的温室效应,还伴随着能源的巨大浪费。如何开发利用被浪费的煤矿乏风瓦斯,缓解温室效应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关于煤矿乏风瓦斯的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助燃空气燃烧、化学循环燃烧、(催化)逆流反应器的热能利用、集中器的甲烷富集等,
磁场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2世纪,司南作为最原始的磁场测量仪器在航海中被广泛应用。磁场测量在导航、环境监测、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和智能电网等诸多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步扩大的应用范围促使磁场传感器测量越来越准确、稳定性和分辨率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微小型化。与传统磁场传感器相比,光纤磁场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等优点,进一步提高了磁场传感器的性能。近年来,光纤传感器与磁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的重视,铝合金由于密度小、耐蚀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好、与异性材料结合力强等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层状金属复合板材研究和工业领域。本文以1060铝合金为基础,开展了 Al1060/TU2,Al1060/AZ31B,Al1060/TC4和Al1060/AZ31B/TC4层状金属复合板材的轧制实验,通过OM、XRD和SEM的显微组织测试以及拉伸、剪切、弯曲、硬度和冲
随着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产品的发展,人们对高能量密度储能设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电极材料作为储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生物质碳材料因其原材料资源丰富且具有优异的结构为人们所关注,研究发现,通过从生物质废料前驱物热解得到的生物质碳材料作为钾钠锂离子电池负极有着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本文以玉米皮和核桃分心木作为原材料,以不同手段改性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首先以玉米皮为原材料、氢氧化钾为
随着管道漏磁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腐蚀、裂纹等缺陷数据检测精度的提升需求呈现几何式上升趋势。因此,需要增加传感器的种类与数量,从单一的轴向管道漏磁检测增加到三轴全高清管道漏磁检测,特别是在进行海底管道检测时,单次检测的距离也逐步增加,必然会产生庞大的实时数据存储量。而单次检测过程中,由于管道内检测器的存储结构空间有限,合理的管道漏磁数据压缩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压缩率,加快处理速度,又能保留漏磁数据的
硫代硫酸盐浸金是一种清洁、有效的非氰提金技术,已经有国内外学者重视此提金技术并对其进行研究。它具有无毒、浸金速度快、价格低廉、浸出设备简单、对矿石适应性好等优点,但传统的铜-氨-硫代硫酸盐体系需要高浓度的氨作为络合剂,存在氨泄漏等安全问题。本课题主要是通过Fe3+/Cu2+-M-硫代硫酸盐体系对三种不同类型的金矿进行浸出实验,研究其应用可行性。针对某金精矿焙砂样品,利用新型硫代硫酸盐体系对其浸出工
两相流参数的在线检测,对工业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两相流流动特性复杂,很难进行准确测量,ECT(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hgraphy)技术以非侵入无损伤、安全性高及可视化的优点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多相流检测领域。针对传统二维ECT及间接三维ECT系统测量精度低,无法获得三维信息如空间位置、几何形状的问题,为了实现高质量三维可视化检测,对直接三维ECT技术进行深入分
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光学元器件最重要的两个性能指标,人们愈发重视对折射率和透过率的研究。高折射率光学玻璃拥有着颜色透亮,宽视野,体积小等优点,故其在国防建设及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综合评判一个光学器件,不仅要考量给定波长的折射率值,还需考量可见光范围内折射率的波长色散。光学器件的色散程度越低,视野内看到的物体越清晰。光学器件的色散程度可以用阿贝系数来衡量:阿贝系数越大,表示色散程度越低
在缩微交通环境下研究基于视觉信息的智能车自动驾驶模拟方法,既能解决真实交通环境下的智能车实验占地面积大、车辆改装成本高的问题,又能解决软件仿真实验难以准确模拟真实交通环境的问题。本文在缩微交通环境下开展了交通指示标志识别的研究。首先采用分层平台处理的设计模式,将缩微车控制和数据处理分开,提高了控制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上位机采集和分析处理交通标志信息,传递给下位机,下位机根据控制信号控制车体的转向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