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与重度子痫前期外周血合体滋养层细胞微粒(syncytiotrophoblast microparticles STBM)的表达水平,比较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血浆STBM的水平,以及硫酸镁的应用、分娩对重度子痫前期血浆STBM表达的影响;并分析STBM是否能够影响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的表达情况,探讨STBM与子痫前期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STBM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为深入了解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①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轻度子痫前期10例,重度子痫前期20例(早发型和晚发型各10例),正常妊娠妇女1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重度子痫前期分为入院未应用硫酸镁治疗前、硫酸镁应用3天后、分娩后24小时,对此三个时段的血浆STBM水平作对比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母体血浆中STBM浓度。②收集2例正常健康剖宫产孕妇胎盘,采用改良Smith法无菌制备STBM,BCA法蛋白定量确定其浓度,ELISA法分析STBM的胎盘碱性磷酸酶浓缩度,以确定其纯度。③将不同浓度STBM(75ug/ml、150ug/ml、300ug/ml)与中性粒细胞共孵育,以佛波酯(PMA)作为阳性对照,以制备的红细胞膜作为阴性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的表达情况。
结果:①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浆STBM浓度(79.27±22.26 ng/ml)明显高于轻度组(45.74±20.66 ng/ml)和正常对照组(36.09±16.73 ng/ml)(P<0.05)。轻度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浆STBM浓度(96.15±14.70ng/ml)高于晚发型组(62.39±14.22 ng/ml)(P<0.05)。③重度子痫前期硫酸镁应用前(79.27±22.26 ng/ml)后(75.19±26.29 ng/ml),STBM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分娩后(25.50±9.97 ng/ml)与分娩前(79.27±22.26 ng/ml)相比,STBM水平显著下降(P<0.05)。④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STBM浓度与血清白蛋白、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平均动脉压、血白细胞、血中性粒细胞、肌酐、尿酸、凝血酶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⑤利用PALP检测STBM的纯度,制备的STBM的PALP蛋白表达水平是相应胎盘组织的16.07倍。⑤BCA法对STBM进行蛋白浓度测定,制备的STBM悬浮液蛋白浓度为3mg/ml。⑥经STBM处理后,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的表达明显增强。STBM浓度为75ug/ml、150ug/ml、300ug/ml时,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平均对数荧光强度分别为37.57±2.86、97.89±9.41、203.2±88.29。随着STBM剂量的增加,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的表达明显增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膜剂量为75ug/ml、150ug/ml、300ug/ml时,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平均对数荧光强度分别为28.36±0.56、32.81±1.19、33.71±3.89。不同浓度红细胞膜对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影响相似,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剂量下,红细胞膜对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的影响明显低于STBM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STBM存在于正常孕妇及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在后者的表达水平更高。较轻度子痫前期而言,重度子痫前期血浆中有更多的STBM脱落,较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而言,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血浆中有更多的STBM脱落,母体血浆STBM水平与子痫前期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②硫酸镁的应用并不能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的血液灌注量来减少STBM的释放,胎盘因素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③STBM对中性粒细胞有激活作用,可能与子痫前期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