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荒漠生物结皮中细菌群落分析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cyt200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荒漠地区的固定、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上,微生物、藻类植物及地表、苔藓植物可凝聚土壤颗粒形成生物土壤结皮(BSCs),其在荒漠化土壤植被恢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采用构建土壤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分析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与毛乌素沙地BSCs中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以期明确浑善达克沙地与毛乌素沙地土壤细菌菌群结构变化特征、规律,及其与结皮形成演替的关系。   在所构建的s个文库(浑善达克沙地包括:样品H1-采自08年11月,H2-09年4月,H3-09年6月,H4-09年8月:毛乌素沙地:样品M-09年8月)中,细菌类群组成比较相似,均包括13个亚门,主要是革兰氏阴性的 proteobacteria(包括a、β、γ、δ和ε所有亚门)和阳性的Bacteroidetes。在所有文库中,α-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Cya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均为优势菌群。其中a-变形杆菌门中的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数量最多(在文库H1,H2,H3,H4,M中分别占总菌数的比例为14 .5%,14%,15.2%,28%,30%),蓝细菌(Cynaobacteria)所占比例分别为:1.8%,2.3%,4.4%,5.4%,22%;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在总菌数中分别占18.2%,6.9%,6.5%,6.5%和41%。   文库中还存在热微菌门(Thernomicrobia),衣原体门(chlamydiae),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TM7 门,β、ε、δ-变形菌纲8种类群。   本文所研究细菌群落组成特征明显不同于成熟BSCs。因此,在BSCs早期发育或重建早期时期,起先锋拓殖作用的可能是Cyanobacteria之外的其他异养和自养细菌。本研究可促进对BSCs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作用的理解和认识,为荒漠化土壤的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Corrole是类卟啉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越的物理、化学及光学特征,被广泛应用于配位化学、光物理、电化学等的研究。目前,寻找高效、绿色的corrole合成方法是corrole化学研
近些年,作为双歧因子的低聚异麦芽糖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生产的低聚异麦芽糖产品大多是功能成分为50%的初级产品(IMO-500),严重影响了其功能效价和商业价值。而把初级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