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g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国内外语言学家给予语码转换这一社会语言现象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语言学家们分别从社会语言学方向、语法学方向、心理语言学方向以及会话分析方向来深入研究语码转换现象。近年来,语用学家们也试图从语用学这一崭新的视角出发进一步研究语码转换。与此同时,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对教师在外语课堂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针对独立学院的非英语专业课堂教师汉英语码转换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以Jef Verschueren(1999)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为基础,同时借鉴于国栋提出的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2001),深入分析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重点探讨其顺应模式及功能。本研究通过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研究方法对华商学院五名大学外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汉英语码转换情况进行了调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语码转换手段的目的是为了顺应,从而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的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使用汉英语码转换是对教师心理、语言现实以及教师角色(微观角色)的顺应。除此之外,教师的汉英语码转换是对学生反馈和学生语言能力的顺应。同时,本研究也总结了教师语码转换的诸多功能,其中促进理解是最主要的功能。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独立学院的教师语码转换的可行性模式并建议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将语码转换当成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使用语码转换的意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适时使用。
其他文献
针对大庆油田中浅层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易发生缩径、剥落、掉块等井下复杂,使用油基钻井液存在高成本、高污染,使用常规水基钻井液又存在配方复杂、维护困难的难题,通过优选低
通过分析常用运动估计算法的内存访问模式,揭示出他们在通用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上使用时存在的效率问题,以及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种新的内存访问效率高的视频数据
在日常的旁站和验收过程中发现,预制构件拆模后,几乎每个预制构件表面都会产生气泡,而且在预制件的斜面,越平缓的地方气泡越多越大.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现场实践,总结出预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源于汉语,但是经过几千年来与本民族语言、文化的融合,汉字词在形态、意义、用法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因而,韩国语的汉字词与对应的汉字存在一定相同点的
目的:观察联用便秘方和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肝肾阴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他们平
本论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文本选自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的一篇小说《黑猫眼石》(The Black Opal),这是一部关注矿区生活,体现普通小人物间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