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国高校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盲目攀比、升格,追求“综合化”,政府政策及财政投入的不均衡,以及社会评价体系的缺失,排名体系的混乱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2005年以来,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受到各校高度重视,其指标设计是一个航标,但由于没有体现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原则,用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所有的高校,只能导致趋同化“争上游”的结局。其实,各类、各层次的高校中都有不乏办学有特色和比较优秀的,客观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优秀水平应当有所不同。如何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使国家及地方财政投入向低投入、高产出的学校倾斜,采用可计量的绩效评价标准实现教育投入公平,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为减少和避免这种缺乏正确的投入产出观,在办学定位上盲目追求扩张升格,不考虑办学绩效,忽视资源利用效率的现象,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要“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价,进行动态管理。”本文以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为研究对象,拟为该类高校初步设计一套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首先对我国现有的高校排行指标体系进行简述,分析了排名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和经验启示。针对国内外高校绩效评价的现状,运用有关理论分析方法提出不同类型高校要根据自身定位和特点,分类指导,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还对高校的分类定位评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概括了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我国高校群中的定位,然后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最后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特点,首先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出发,将指标的内容归为三大类。其次,按照绩效理论的关键事件法,从投入-运行-产出的过程上选取指标。最终初步构建了一套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