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电极与分子复合体系热电转换机理及性能调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q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材料作为一种可以直接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转换的绿色能源材料,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必不可少。但是,由于材料中电学和热学参数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极大地限制了其热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因此,探索高性能、廉价的热电材料以及寻找协同优化器件热电性能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具有柔性、低廉且热导率低等性质的有机分子薄膜是一种潜在的热电材料。然而,由于载流子链间或者链内复杂的传输特性,大幅度提升有机分子薄膜的热电性能具有极大的挑战。通过构建纳米电极与分子复合体系尝试确定单个分子的热电性能,这为开发高效的有机热电材料提供设计规则,以期随后将其增强的功能转化为自组装分子层。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并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纳米电极与分子复合体系中分子的长度、分子与电极的耦合、主链侧基团以及分子的磁性对热电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种协同优化其热电性能的策略。首先,我们研究了基于石墨烯-有限长度碳链-石墨烯结的热电性质。结果表明,随着碳链长度的改变,室温下的声子热导呈现出明显的奇偶依赖性。由于碳链与电极的共价键耦合方式有利于声子的传输,导致石墨烯结中的热电性能难以通过改变碳链长度提升。因此,我们将分子与电极采用π-π耦合的方式,结果发现石墨烯结的热导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弱范德华相互作用的存在极大了抑制了声子的传输。另外,引入电化学门或者电极掺杂的方式协同调控π-π耦合石墨烯结中的功率因子,最终在费米能级附近获得了接近4的热电优值。其次,我们研究了基于不同长度的并四苯和红荧烯的石墨烯结的热电性质。结果表明,两个分子结的电导几乎相同,并且随着周期长度的增加,没有呈现指数衰减。但是,并四苯石墨烯结的热导随着周期性长度的增加而呈现“V”形,这可能是由于声波干涉从相干特性向非相干改变所致。由于红荧烯分子的主干边缘存在中性苯基,基于红荧烯的石墨烯结的热导随着长度的增加呈指数下降。与前者相比,后者的热导率降低了近一半,这主要是由于苯基的局部振动阻碍了声子沿主干传输。这预示着在主干上引入中性的侧基团不仅能维持电荷沿主干传输,而且能起到抑制声子传输的作用,这为协同优化热电性能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通常在研究有机分子器件的热电性能时,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类具有本征磁性的分子,如含过渡金属元素的茂金属化合物或者具有三角形拓扑结构的纳米石墨烯。但是,这类分子由于存在自旋极化现象往往具有大的塞贝克系数。因此,我们首先研究了一类含铬、锰、铁和钴金属元素的二茂金属二聚体分子结的热致自旋流以及热电性能。结果显示,含铬、锰和钴金属元素的二茂金属二聚体分子结中产生了热致自旋极化电流,并且在含铬和锰金属元素的分子结中出现了热诱导的自旋过滤效应以及负微分热电阻现象。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含钴金属的分子结中获得了热致纯自旋流,并且其自旋依赖的塞贝克系数是远大于含铬和锰金属元素的分子结的。这预示着通过调节分子结中产生纯自旋流可以获得大的自旋热电功率,是一种潜在的热电转换策略。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一类具有拓扑挫折性的纳米石墨烯结的热电性能。结果显示,由两个具有铁磁性的Triangulene分子通过π-π堆垛的方式组成的二聚体表出现了反铁磁的性质。此外,当π-堆叠的二聚体中的两个分子彼此刚性平移和旋转时,π-堆叠的二聚体磁性从反铁磁性变为铁磁性。这是因为层与层之间的电荷密度的重叠被削弱,导致不同自旋方向的电子在空间轨道中占据的数量不相等。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通过刚性平动和转动诱导分子磁性发生转变,π-堆垛的二聚体分子结的热电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为提升有机分子器件的热电性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晶体管问世以来,集成电路一直按照摩尔定律飞速发展。集成电路技术也将引领新时代的科技潮流。在未来几十年中,科学技术将进一步朝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以及量子计算等高科技方向持续发展。毫无疑问,新一代集成电路将是这些新兴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后摩尔时代的到来,当晶体管的尺寸缩小到纳米尺度,由量子效应带来发热、功耗等物理学问题,使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减速,从而影响了整个科技行业进步。因此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FRP)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优异的力学性能,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载人航天、轨道交通和其他海陆空载体等众多领域的结构设计。详细研究复合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如:失效准则、破坏模式、吸能机理等,对指导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提高结构的吸能特性和碰撞安全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对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吸能结构在冲击载
核聚变能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未来能源,开发合适的聚变反应堆材料是聚变能源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金属钨(W)由于具有高熔点、良好的导热性、高物理溅射阈值等优良特性,被视为未来核聚变反应装置中最有可能全面应用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PFM)。在高能中子(14.1Me V)辐照下,W材料中除产生大量的辐照缺陷外,还会产生嬗变元素,如铼(Re)、锇(Os)、钽(Ta)、铪(Hf),其中Re是主要嬗变产物,在辐照下会
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引起了系列社会问题,如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由于汽车车身质量约占整车重量的30%-40%,采用轻质材料进行车身轻量化是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和研究趋势。近年来,碳纤维增强树脂基(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比强度/刚度、易于成型、耐腐蚀和碰撞吸能特性,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车身结构。然而,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CF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都引起了人们的重点关注,能源短缺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迫使人们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来寻找一个可替代的清洁能源来作为内燃机的替代燃料,摆脱对原油的依赖。天然气便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内燃机替代能源,它与汽油、柴油这些传统统内燃机燃料相比具有氢碳比高,燃烧热值高等优点,但由于其火焰传播慢,热效率低等缺点,导致其多年来并未受到市场的青
涂层结构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于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这类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接触载荷引起的涂层和基体内及其界面上的应力集中。压电陶瓷涂层器件在工程中被广泛用作传感器、激励器和俘能器等重要的功能器件。对于涂层结构和压电陶瓷涂层器件在力电接触载荷作用下机电场的精细计算是对其进行安全性和功能性分析和设计的必要条件。基于这一工程需求,本学位论文对横观各向同性涂层结构和压电陶瓷涂层器件在工程中最为
CAD与CAE一体化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分析与科学计算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受限于传统数值模拟集成系统中CAD与CAE之间的巨大鸿沟,如CAD几何模型与CAE分析模型表征方式不统一,几何模型在CAE与CAD系统间转换时造成的数据丢失,不同系统之间的频繁交互造成CAE分析自动化程度低等,将CAD与CAE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实现数值模拟分析技术的集成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是未来工程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数值模拟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进步,我国各个领域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作为我国炼铁厂高炉的主要配套设备之一,目前最先进的高炉热风炉风温可达1300摄氏度。本文中,笔者从高炉热风炉自动优化炉的角度出发,结合高炉热风炉自动优化烧炉专家系统这一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在介绍了基本的研究背景之后,笔者将针对高炉热风炉自动优化炉专家系统的相关问题以及热风炉的改造方案进行分
基于边界积分方程的双层插值边界面法是双层插值法和边界面法的结合。边界面法利用CAD实体造型系统中的边界表征(Boundary Representations,B-Rep)数据结构,直接在CAD几何上进行CAE分析,从而自然地将CAE与CAD融为一体。此外,边界面法还继承边界元法的优点:降维、试函数不要求C0连续从而允许网格不连续及适合求解无限域问题。双层插值法统一了边界元法中的连续单元和非连续单元
2020年黑龙江省出口贸易额360.9亿元,增长3.2%,实现正增长。其中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总额增长较快,2020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973.3亿元,占总贸易额的63.3%。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要进行地方特色产业视角下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优化。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提出了教材设计应用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等方法;课程体系优化既要体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