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以口服中药萆薢消肿丸的方法治疗下肢淋巴水肿(单侧)的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下肢周径差以及下肢超声下各层组织增厚度,以探讨萆薢消肿丸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下肢淋巴水肿(湿热阻滞型)的患者60例,由于肢体淋巴水肿患者以下肢较多,而且与上肢在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相似,故选取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气压治疗(20分钟/日)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予萆薢消肿丸口服,对照组予地奥司明片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30天)。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肢周径差、下肢超声下各层组织增厚度的变化情况,收集数据,经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下肢周径差: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3、患者下肢超声下各层组织增厚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4、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有效率76.67%。结论:1、萆薢消肿丸能减少下肢淋巴水肿(湿热阻滞型)患者下肢各层组织增厚度和周径差。2、萆薢消肿丸能改善下肢淋巴水肿(湿热阻滞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