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寻找新型高硬度材料和新型高温超导材料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理论预言晶体结构技术,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过渡族金属轻元素化合物和富含氢材料体系开展了高压新结构、硬度、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预言了几种潜在的新型高硬度材料和具有高超导温度的新型富含氢超导体,得到了以下创新性结果:1.理论确定了实验合成的OsN2和IrN2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了它们在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新型高硬度材料和新型高温超导材料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理论预言晶体结构技术,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过渡族金属轻元素化合物和富含氢材料体系开展了高压新结构、硬度、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预言了几种潜在的新型高硬度材料和具有高超导温度的新型富含氢超导体,得到了以下创新性结果:1.理论确定了实验合成的OsN2和IrN2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了它们在零温常压和高压下的晶体结构,获得了高压相变序列。理论模拟了RuN2和RhN2的实验合成条件,发现实验合成这两种新型高硬度材料是可行的。2.理论设计了新型高硬度材料OsN,计算了实验合成条件,揭示了OsN三维网络结构的强共价键是其超不可压缩性的根源。利用“冷冻声子”方法提出了OsC至今为止最为合理的晶体结构,澄清了多年来在其结构上的争议。3.确定了富含氢化合物SiHH4(H2)2的晶体结构,发现了低压下H2分子取向的无序性。在更高压力下的理论模拟发现,SiHH4(H2)2转变成高温超导体,其超导转变温度在250GPa时达到了98-107K,揭示了SiHH4和H2分子间的直接共价相互作用是其高超导温度的物理根源。4.提出了YH3在高压下的两个新相,为进一步研究其高压超导行为提供了知识储备。
其他文献
声波和电磁波散射问题是比较常见的物理问题,其在实际中有着很重要的应用,因此也成为很多科研人员的研究课题.虽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但是在处理某些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困难,例如:大波数问题的数值计算,当解具奇性时的数值计算等.本文主要针对折线形光栅、弧以及开腔体等三种散射体对应的散射问题设计了非多项式最小二乘有限元算法,并分别给出了解的L2误差估计,进行了相关的数值实验,验证了理论结果.非
高压是地球和海洋中生物圈存在的重要环境参数之一。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0%,平均深度是3800米,平均压力是38.5 MPa。随着嗜压和嗜热微生物的相继发现,对高压和高温与生命起源关系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的典型代表,它遗传背景研究的比较透彻,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并且它的部分基因与高等生物有很高的同源性,所以研究高压对果蝇卵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索高压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等重大生命现象中
氮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号元素,氮分子属于简单双原子小分子体系,对它的研究可以促进人们对其他小分子体系的认识。在压力作用下氮分子在常压下的结构、性质可以被大大的改变,会发生复杂的结构转变,呈现出一系列性质迥异的新相,从而带来很多新奇的现象和性质。另外由于氮元素在地球内部和其他星体内部也存在,所以研究其在压力下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压力能够改变氮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距离,当分子间的距离与分
ERAD (endoplasmic reticulum- associated degradation)与自噬系统曾被认为是几乎毫无关系的两种蛋白降解途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二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至少这两种途径都是以泛素来作为降解信号。ERAD是细胞清除可溶性蛋白的方式,在此途径中泛素链被作为降解信号,依次通过泛素活化酶E1,泛素交联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的催化被连接到等待降解的蛋白上,并通过蛋白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和分析生物实验产生的各种基因和蛋白质数据信息的交叉学科。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应用涉及了许多具有极大挑战意义的科学问题,从核苷酸序列的分析到氨基酸序列的分析,从分子结构的预测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个体研究到系统网络的关联信息研究。其中,蛋白结构功能研究和基因表达分析是目前生物信息学研究应用中的两个研究最热和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本论文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
从全国统一使用统编本教材以来,大家对教材使用的各种问题探讨热度不减。三年来从陌生到逐渐熟悉,一线教师作为教材的直接使用者、传授者,常常会提出很多问题,听得较多的就是“课文好长啊,不知道从哪儿教起”。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分子量最小的蛋白,它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以及复杂的功能,并主要在细胞周期中的G2/M期表达,在医学诊断中发现其在恶性肿瘤、胚胎及特异组织中均有很高的表达水平。Survivin在生物体内具有调节细胞分裂以及抗细胞凋亡的双重功能,其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异常改变将会导致肌体细胞增生异常以及自身凋亡通路受阻。以往对Survivin的研究重点基本都集中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和功
溶质转运蛋白11(solute carrier family 11, Slcll)是一个高度保留的具有二价金属离子传输功能的膜蛋白家族。一些流行病,比如肺结核和麻风病就是和这个蛋白家族密切相关的。本文中,我们使用了圆二色谱、偏振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以及荧光光谱对Slcll第一至第五跨膜区在磷脂膜(POPC、POPG、POPC/POPG 3:1、DPPC、DPPG)中的结构和拓扑分别进行了研究。在PO
围绕基因表达数据,本文从基因芯片的噪声检测到基因表达数据显著性分析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各种传统误标记样本检测方法的优点及不足,在建立描述样本类标和基因表达向量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依次扰动各样本的类标,并使用扰动影响值来建立扰动影响矩阵,进而捕获这些扰动对回归模型的影响。通过分析和改进扰动影响值,定义了两种更具鲁棒性的扰动影响指标:总体扰动影响值和综合扰动影响值。在此基础上给出
本研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开展了植物导管细胞壁表面结构的研究工作。在导管表面发现纤维素纹状结构。该结构存在于螺纹导管的次生壁表面。纹状结构由条纹区和沟谷区组成。条纹区主要由纤维素微纤丝的结晶区构成,结晶区被无定形纤维素环绕;条纹区的结晶纤维素为有序排列,长度为150-180nm,宽度为60-70nm;沟谷区由微纤丝的无定形纤维素构成,沟谷区的宽度为10nm;构成纹状结构的微纤丝排列方向平行于导管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