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带录音与交响乐队现场演奏相结合,是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创作表现技法的一种新形式。在中国作品中,朱践耳先生于1994年和1998年以他的《第六交响曲》“3Y”和《第十交响曲》“江雪”率先使用了这种形式。本文拟对朱践耳先生这两部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交响曲——为磁带录音与交响乐队而作的《第六交响曲》“3Y”与《第十交响曲》“江雪”进行比较,试图从这两部作品材料应用、整体结构和表现形式、内涵与风格等方面的剖析和比较入手,对这两部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作品进行音乐分析。 论文的主体包括材料应用的对比分析、结构与形式的对比分析、内涵与风格的对比分析三个部分。前有引言,后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