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脂质纳米粒通常是由固体脂质材料经高压乳匀法制备而成。它结合了传统的脂质体、微乳剂、聚合物纳米粒等的优点而避免了它们的主要缺点,从而成为一种有希望的新型胶体载药系统。 早期关于SLN的研究集中在静脉给药途径,缓释和靶向给药是主要的研究目标。近年来,SLN的口服和经皮给药逐渐受到重视,研究发现,口服经过SLN包裹后的药物能降低其血药浓度峰值,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同普通制剂相比,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 由于SLN是以无毒无刺激的脂质材料制备而成,它更适合于有损伤或炎症的皮肤外用。SLN对药物的缓释作用也有利于经皮给药,例如外用抗生素时希望药物在皮肤表面和皮肤组织中长时间维持较高浓度。此外,过氧化苯甲酰或维甲酸应用在控释制剂中后对皮肤的刺激性减少,同时药物的系统吸收毒性也减少了。用于药物或化妆品的载体,SLN还有一些优良特性如“闭塞效应”,闭塞效应是由纳米粒在皮肤表面形成闭合性的膜而产生的,能防止皮肤水分丢失,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纳米大小的SLN粒子也将明显增加被包裹药物和皮肤角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药物疗效。 尖锐湿疣的抗复发治疗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其原因主要与潜伏感染有关。现有的药物还不能对尖锐湿疣潜伏感染进行有效治疗。控缓释制剂和靶向给药能提高药物疗效而减少副作用,将治疗尖锐湿疣的推荐药物鬼臼毒素进行SLN包裹,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鬼臼毒素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成为治疗HPV潜伏感染,防止尖锐湿疣复发和HPV相关肿瘤的一种更有效的新方法。基于此,我们初步研究了鬼臼毒素SLN的制备、性状及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1.根据正交实验优化的配方以改良的微乳技术制备鬼臼毒素固体脂 质纳米粒。以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鬼臼毒素纳米粒的包封率。2.选择卡波姆一940作为凝胶基质,通过冷冻干燥和研和法制备了鬼 臼毒素SLN凝胶。并对其外观、稳定性、皮肤刺激性、PH值及卫 生学指标等进行考察。3.选择适当的复发性尖锐湿庆患者进行鬼臼毒素SLN凝胶与普通鬼 臼毒素凝胶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主要观察近期治疗效果、抗复发 情况及局部不良反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L鬼臼毒素SLN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56.5士25.8)nm,平均包封率 85.6%,体系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制备的鬼臼毒素SLN凝胶外观均匀,透明,PH值为7.2左右,微 生物限度检查符合相关标准。凝胶剂稳定性较好,对皮肤无刺激性。3.鬼臼毒素SLN凝胶对尖锐湿虎的首次清除率与普通的鬼臼毒素凝 胶剂相近(P>0.05),但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偏低(P<0.01)。结论:1.鬼臼毒素SLN具有较高的包封率,纳米粒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 较好,可能制成一种有希望的皮肤外用制剂。2.鬼臼毒素SLN凝胶剂制备合理,质量稳定可靠,无皮肤刺激性, 可满足临床使用。3.临床初步观察表明,鬼臼毒素SLN凝胶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并能明显降低尖锐湿庆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