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词是汉语的重要表意手段之一,它附着于体词性词语之前,标记该体词与句子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大部分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由于虚化的不彻底性,从而出现了一些词语同时兼有动词和介词两种词性。本文从“使”字句中“使”的词性划分入手,结合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来分析表示致使义的“使”的词性,力求解决“使”在词性上的争议问题。同时从语法化演变的角度梳理“使”的词性演变历程及“使”字句作为致使义标志句式的形成过程,得出“使”词性的动态特征,“使”最初是表示“出使”的动词,经过词义引申、致使义泛化、动词性弱化等一系列演变发展,目前仍旧处于虚化过程之中,兼有动词的语义和介词的语法特征,动词性非常弱,介词特征明显,是一个处于虚化过程末端的争议性词语。在明确“使”词性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展开对“使”字句多层面的深入分析,主要从“使”字句的句法结构、构成成分、语义内涵、语用功能四个角度入手,结合大量的例句,通过横向、纵向的对比,透彻整合“使”字句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通过对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的分析,得出“使”字句是一个以介词短语作谓语的介词谓语句。将“使”字句分为前段、中段、后段三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各个部分的构成成分及成分特点,以求明确“使”字句作为特殊介词标记句式的句式特征。同时本文详细分析了致使的语义内涵,区别了致使关系和因果关系、致使主体和致使原因等语义概念,完善了致使的语义功能分类,论述了“使”字句的省略、语序、倒装等语用问题。深入分析“使”字句内部特征后,本文总结了表达致使意义的多种致使结构,通过语义语用的对比,深入剖析了“使”字句与其他致使结构的共通与差异,从而得到“使”字句在表达致使意义上的优势同时从历史发展角度描述了“使”字句发展历程,并且详细描述了各个发展阶段的语义和句法特征,以达到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析之所以“使”字句能够取代其他致使结构最终成为典型致使标记句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