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番茄叶绿体基因组抗冷基因的鉴定及分析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低温的伤害,而多毛番茄(Solanum habrochaites)具有抗冷性,是重要的番茄抗冷种质资源。叶绿体是重要的细胞器,负责光合作用,并在绿色植物和藻类的植物生理和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绿体基因组不仅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重要的植物生理活动有关,而且对番茄系统发育的研究方面等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多毛番茄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以及通过冷胁迫转录组数据对多毛番茄叶绿体基因组中可以调控的抗冷基因的筛选具有很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提出了一个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中筛选叶绿体基因组数据的新策略。(2)进行了多毛番茄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多毛番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55449bp,具有典型的四部分结构,其中一个大的单拷贝区大小为85868bp,一个小的单拷贝区大小为18359bp,由两个都为25611bp的反向重复区域分隔。一共发现了142个独特基因,包括10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有11个含有内含子的基因),8个t RNA基因和29个r RNA基因,其中与表达相关的基因有68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有47个以及6个其他基因和21个未知功能的基因,且存在51816个密码子,43个简单序列重复、50对散在重复序列以及29个串联重复序列。(3)通过多毛番茄叶绿体基因组与其他5个茄属叶绿体基因组比对,发现LSC区域和SSC区域的差异要大于两个IR区域的差异,差异较大的区域是在编码区域,而非编码区域的差异并不是很显著,大多数的差异序列是位于基因间隔区间,在不同的间隔区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在基因区域内,ycf1、mat K和ndh K有稍微大一些的差异。在多毛番茄的IR区边界中发现LSC区与SSC区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都要比IR区序列保守,ycf1基因与rps19基因的位置变化可以体现出IR边界的扩张和收缩。(4)多毛番茄叶绿体基因组中跟抗冷有关的主要基因一共有6个,分别是两个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psb A、ndh J,两个未知功能基因ycf13、ycf15,以及两个表达相关的基因rrn4.5、rps11。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经济蓬勃发展,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识教育在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大趋势。现阶段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的发展还不充分和均衡,对通识课程体系评价的研究比较少,通识教育的改革进展相对缓慢。因此,探索通识课程体系评价是推进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对策,推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推进和现代化农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社会服务越来越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合作社作为有机衔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小农户间联系的组织载体,是现如今我国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重要的服务主体与与中坚力量,在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与交易费用,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层组织成员是社员,其发展和社会化服务最终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社员,合作社的发
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知识。随着高中教学中素质教育
近年来,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把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快全国各区域范围内乡村旅游建设,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杭州市作为我国的新一线城市和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其乡村旅游发展也在蒸蒸日上,在人均收入较高、生活水平较好,但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背景下,老年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本文以杭州城市老年人做为调研对象
最近二十年来,传播媒介形态迅猛发展,新的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不断突破传统传播学研究的阈限,彰显出对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渴求;与此同时,作为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
并州,地处北方游牧区与农耕区的过渡地带,形势险要,是防范北方草原民族南犯的重要关口,被誉为“中原北门”。作为大唐的边防重镇,并州不仅是河东道的首府,还是李唐的龙兴之地,朝廷对其的重视,可以从并州刺史的职责、选任、迁转等方面体现出来。特殊的战略地位使得并州刺史在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区域秩序、整治军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组织生产、善政恤民、移风易俗等是其最基本的职能。整理相关史料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对文化建设的关注日益增加,邓小平同志也曾多次提出要发展生产力,关键要重视文化建设;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步伐有助于社会主义体系进一步完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满足周边居民的精神需求,增加人们的幸福感。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中农户参与意愿不强烈,使得
分子与表型相结合的大豆设计育种是分子数据和表型数据协同完成的。随着数字化农业的发展,数据库信息管理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大豆领域。育种家也越来越重视大豆植株精准表型数据的提取及管理。在线可查可上传的数据库系统实现了表型数据共享,为表型学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目前关于作物精准表型信息管理数据库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数据库对于信息管理功能带来的便利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存储数据的方式,数据共享已经逐渐成为作物
由于农户长期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行为,导致我国耕地质量破坏严重,改善农户农业生产行为,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家庭农场作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最适宜的主体,积极引导家庭农场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保护我国耕地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科学的手段。鉴于此,本研究在梳理总结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以1706个种植业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构建Prob
癌症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许多学者已经从分子生物水平上对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进行了研究。膀胱癌(bladder cancer BCa)作为人体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同时也是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其中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4:1,平均发病年龄在55-60岁左右。据统计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中,2012年膀胱癌的发病率约为6.61/10万,位居恶性肿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