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内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由于它们对宿主具有明显的促生、提高抗逆性等作用,可以作为外源基因的理想载体,许多内生菌具有天然的抗菌、抗虫、抗癌等生物活性等作用,因而近些年来逐渐引起多学科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油菜(Brassica napus)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油菜的生育期中受多种病害的为害,给油菜的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本研究拟通过油菜内生菌种类多样性及其在宿主体内的消长动态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内生菌-油菜互作、有效利用油菜内生菌微生物资源奠定基础。本试验通过对健康油菜组织表面消毒、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获得以下结果:共获得内生真菌45种, 其中子囊菌1种,半知菌43种(丝孢纲40种,腔孢纲3种),担子菌1种,分离物中37个种分属于20个不同属,8个种归属待定;从分离几率来看,没有明显优势的种类存在,在叶部分出率最高的是Alternaria alternata, 分离几率仅为7.04%;不同油菜组织的内生真菌种类有一定的差异,从叶部分离出25种,根部分离出12种,花器11种,茎12种,幼苗2种;初步回接试验显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可能是一种系统性油菜内生真菌。以上结果显示油菜内生真菌复杂、具有丰富的种类多样性。对油菜内生细菌的研究显示:油菜叶、根、茎、柄等组织中内生细菌类群复杂,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将这些细菌初步归为34类;不同组织的优势类群明显不同,根部的优势类群为类B03,分离几率为28.30%,叶部优势类群类B01,分离几率为20.40%;内生细菌数量在不同组织都维系在较高的水平,均在105 cfu/g数量级以上。显示油菜内生细菌具有丰富多样性。为了明确油菜内生细菌在宿主体内的动态变化、不同菌株间在宿主体内的相互作用,我们选择了从颜色易于区分的两株内生细菌bYM3-1(浅黄色)和bYb1-4(桔红色)分别用硫酸链霉素、利福平和氯霉素诱变,获得双抗突变菌株。其中SC-bYM3-1为硫酸链霉素和氯霉素双抗菌株,DA-bYb1-4为硫酸链霉素和利福平双抗菌株。以SC-bYM3-1为供试菌分别采用浸种接种和伤根接种油菜,结果显示:浸种处理出苗后第1 d分离发现,内生菌可以大量侵入油菜体内(49.8×103cfu/g),以后数量明显地下降,第4天下降到4.1×103cfu/g,第7-10d为较平缓的上升过程,第10d达到第2个高峰,后开始下降,在第22d仍能分离到,表现出由高到低,其后又逐渐增多再降低的趋势;伤根处理后分离发现油菜体内的细菌数量逐渐增高,第7d达到第一个高峰(2.5×103cfu/g),后略微下降,第10d到谷底,以后又逐渐升高,第13d达到第二个高峰(6.6×103cfu/g),以后平缓下降,在第28d仍能分离到。以上结果显示内生细菌能定殖油菜,其数量在油菜体内发生明显的波动。同时或先后浸种接种两种细菌SC-bYM3-1与DA-bYb1-4,结果显示:两株内生细菌<WP=6>的消长变化趋势与单独接种有很大差别,其数量也明显低于单独接种;两株内生细菌在侵入时存在明显的竞争作用,优势菌株总表现出明显的入侵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