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而不敢做的纠结——关于内心冲突的自我探索和行动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者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想做而不敢做的纠结”这一内心冲突以及“如何走出这个纠结”所进行的自我探索和行动研究。  在心理学领域,有关这一主题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表现在心理治疗的理论观点中。本研究的问题来自笔者学习中的反思和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贴合生活实际的行动研究这一质化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所发现的内心纠结和冲突,以笔者本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行动和反思,进行了长达一年半时间的研究与探索。在研究中,总结了笔者面对内心冲突时的一贯行为模式;探讨了这些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是什么让笔者产生了这些冲突和纠结,发现了父母的一些教育方式和社会大文化背景给笔者带来的至深的无意识影响;并且文中呈现了笔者如何走出内心纠结,疗愈内心创伤以及笔者生活态度的变化。  整个研究是一个由外走向内,从表面进入深层的研究,即由意识领域进入个人的无意识领域。该研究生动呈现了笔者如何从外部心理的纠结逐渐发现无意识,以及无意识又以何种途径影响笔者个人的心理状态。这是一个动念变化的研究,发现与改变,研究与反思同时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质化研究方法的特点。  另外,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收获了很多关于人、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笔者发现了心灵世界的另一番美丽,找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成长之路。这些内容将贯穿于本文的字里行间。  最后,笔者对该研究进行了回顾性思考,一方面基于笔者的学科研究能力对该研究进行审视和定位,另一方面笔者也看到了该研究存在的遗憾。
其他文献
以k-ε双方程模型模拟车用柴油机涡轮蜗壳内的气体流动情况,以心形线拟合蜗壳的通流截面,用SIMPLEST算法对驿蜗壳喷嘴出口气流角和速度的分布情况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并将计
社区心理学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形成的一个新兴领域。公民参与作为社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核心概念,应该予以积极的重视和关注,虽然在国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工具性相融合的综合学科,明确定位了语文课程性质和学科地位。因此,在语文教学方面,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实现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础作用。  一、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要求“准”  首先,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