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唐诗僧无可,范阳人,生卒年不详,贾岛从弟。有诗二卷,工五言,诗名与贾岛、周贺齐;亦工书法,效柳公权体,明赵崡《石墨镌华》赞其“书法出柳诚悬而优孟者”。他少年出家,曾寓居青龙寺、草堂寺,一生中遍游越州、庐山、华山、金州等地。与姚合、厉玄、薛能、马戴等诗人多有诗歌往还,交游众多,往来频繁。本文较为全面的考察无可的生平事迹,客观的评价无可的诗歌风格。重点论及仍存在疑问的学术问题,如身世、俗名、生卒年等;本文也详细的分析了无可的交游情况及诗歌内容和特色。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考察无可的生平。有关无可生平介绍的史料较为稀少,本章将对其生卒年、俗名及籍贯诸存疑问题进行详细的考证,以期还原其人;无可一生交游甚广,本文欲从其作及他作中寻觅端倪,对其交游进行全面详尽的介绍;无可一生遍游名山大川、佛寺古刹,考察他的游方之寺能够更好的了解其生平。第二章考察无可的思想和诗歌分类。与同时代的其他诗僧汲汲于功名的心态和行为相比,无可可谓放达,在思想上表现为对众家思想的吸收与包容;《全唐诗》编无可诗集两卷,一百首,但部分诗歌存在重出误收的现象,本章将对此进行翔实的考证;其诗歌有五类:一是送别诗,此类诗歌占其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二是酬赠诗,多慨叹好景易逝之作;三是寄思怀人之作,所怀对象多为关系亲近之人,是无可诗歌中较有特色的一类;四是咏物类,所咏之物多为松、菊、陨叶等,他善从物中寻得禅思;五是题壁诗。第三章考察无可的诗歌艺术特色。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无可热衷于苦吟,其苦吟更多的是对诗歌创作艺术的追求;二是无可诗歌多静夜独处、默思参禅之作,作为一名僧人,身心的孤寂让他拥有更加细腻的情感去参悟世界和人生,他将诗心寄予禅思之中,洒脱高妙;三是无可诗歌中的“象外”之色,这一特点为历来评家所称道;四是其五律精工别致,诗歌格律既有谨严之处,也有翻新之点,结构上巧用倒装,内容上想象丰富,且善于把握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