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4钛合金热变形性质研究和型材轧制工艺仿真模拟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c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C4钛合金是与美国Ti-6Al-4V相近的一种α+β两相钛合金,由于其良好的耐腐蚀性、高强度比、良好的耐腐蚀性等性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本文首先通过Gleeble热压缩实验对TC4钛合金变形过程中变形机制、晶粒度变化等热变形性质进行了研究。同时钛合金具有加工窗口窄、导热性差、高温时易氧化等缺点,导致钛合金型材轧制成型困难,若采用传统实验方式,将会相当消耗时间、财力,并且传统实验无法准确获得轧制过程中坯料各个部分的应力应变、温度等数据。有限元热力耦合系统则可以代替物理实验模拟轧制过程,通过对其结果的分析,实现工艺参数优化以及预测金属性能。同时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Deform-3D研究了 TC4钛合金薄壁型材轧制成型规律。通过实验发现TC4相变点以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为动态再结晶型,相变点附近及以上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为动态回复型;低温、高应变速率及大应变时的材料温升大;应变速率越大、变形程度越大,晶粒度越小,900~920℃范围内晶粒度最小,在此温度范围晶粒分布较为均匀。对热压缩数据进行回归处理,根据Sellars-Tegart本构模型建立了以峰值应力σp为特征值的TC4钛合金本构方程;计算了不同应变时的材料常数值A、n、α及激活能Q,对它们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考虑了应变量的TC4钛合金本构方程。经验证两个本构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0.11%及9.1%。通过热压缩数据获得了 TC4钛合金的热加工图,适宜TC4钛合金的热加工范围为850~1000℃、应变速率小于1s-1。失稳区主要分布在低于850℃的低温区及相变点附近的高应变速率区。建立了精度较高的TC4钛合金十三道次型材轧制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表明,K8道次纵轧对轧件温度分布改善有重要作用:K13~K9道次轧制,轧件边侧温升严重,中心部分温度梯度大,经过K8道次轧制后温度分布明显改善;前几个道次轧制应力多集中于表面,随着轧制的进行,应力分布逐渐均匀,应变量最大的部位为轧件1/4宽度处,表面应变量大于内部应变量;获得了轧制过程材料损伤规律,预测了在K2和K1道次薄壁轧制中材料边部会出现材料损伤;确定了适宜的轧制速度3rad/s,该速度能够保证轧制过程温度保持在850℃以上,在热加工图所示的安全加工区域内。
其他文献
生物种群动力学是生物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种群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可分为食饵-捕食者关系,互惠关系以及竞争关系。生物种群的生存环境之中避免不了一些随机因素会对种群产生影响,所以根据是否考虑随机因素,可以将生物种群系统分为确定性系统和随机系统。种群之中的一些行为是带有时滞的,将时滞纳入生物种群模型可以更好的反映种群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将商业捕获引入并在系统中构建了经济利益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新时代,民航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这就需要我们着力实现行业高质量运行,进一步提升民航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民航发展要瞄准解决行业快速发展需求和基础保障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重点补齐基础设施、专业技术人员等核心资源短板,大幅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加快实现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
期刊
风矢量、温度和压强是非常重要的航空气象信息,事关飞行安全。航空器监视数据更新快、分布广,可用于绝大多数的飞机和地区,基于航空器监视数据获取气象信息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论文给出一种基于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和Mode S二次监视雷达(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SSR)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凸显,且发展潜力巨大。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给航空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从我国民航快速发展入手,基于增暖背景下的航空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趋于增大的趋势,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航空安全、飞机起飞限重天数、雾霾(低能见度)影响航空安全、航班飞行时间增加、高高原机场起飞条件变化、飞机腐蚀和晴空湍流颠簸七个方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航空安全发的影响
为保障我国空中交通管理工作内容得以全面贯彻与落实,空中交通管理部门主张运用航空气象技术实现对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的全天候监督。通过妥善处理航空气象信息、天气预报警报等关键内容,促进空中交通管理效率有效提升。鉴于航空气象技术的重要性,本文主要立足于空中交通管理现状,对航空气象技术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可以为我国空中交通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期刊
能见度是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关键运行标准,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底线和红线。机场气象部门负责能见度的观测和发布,用于控制跑道上目视飞行规则和仪表飞行规则下的起飞、着落和仪表进近。目前,能见度的观测方式分为目测和器测,我国大部分机场以目测为主。根据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的要求,能见度的目测应当在观测平台或观测场参照目标物或目标灯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
期刊
连续型机器人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和避障能力,和传统离散型刚性机器人相比,连续型机器人在操作不同外形尺寸目标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像传统机器人那样通过其机械手爪进行抓取,而且其本体也可看成一个抱持手爪,通过整个机器人自身结构来实现对目标物的包络抓取。象鼻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连续型机器人,现有的象鼻机器人基本上具有分布式多驱动源和软性材料,导致驱动系统复杂的同时,也限制了仿象鼻机器人在危险极端环境的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加上资本力量与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正迅速发展。本文提出了新型的数据资产,探讨用户(特别是活跃用户)数据资产对企业的价值,并将活跃用户确认为企业无形资产的基本条件,最终提出用户数据资产管理与实践探索路径。
民用航空气象在确保民航安全、高效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民航现已建立起了面向运输航空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信息服务和天气预报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促进了民航正常营运。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航空气象对民航正常营运的影响,并给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
近年来民用航空行业快速发展,气象探测设备、机场助航设施和飞机性能得到了改进,气象预报的技术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因天气原因造成的飞行不正常的情况仍然是影响民航业务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民航飞行安全与效益的需求对航空气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精细性、统一性、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本文在对民航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以下简称气象中心)运行监控岗的气象运行即时信息通报工作进行分析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