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通讯技术的变革以及人们沟通方式的转变引领时代进入了微传播时代。泛媒体传播的模式下,微电影作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产物应运而生。微电影具备“微时”、“微投资”、“微制作周期”三大特征,更加契合现代受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微电影备受人们的喜爱,再加上它本身具有的短小精悍的特质,使其成为广告主乐于选择的营销传播媒介。营销性微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市场经济领域以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双重关注及重视。本文认为,营销性微电影具有营销艺术化、卖点隐蔽化、主题世俗化、形式微型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受众选择自主化等多重特性,基于这些特性,营销性微电影有着审美艺术和商业营销双重价值,这种双重价值属性使营销性微电影对社会对时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营销性微电影毕竟是新鲜事物,不可避免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它存在着艺术与营销、商业价值与社会担当之间的冲突,由于准入门槛较低,也引发了质量良莠不齐和内容方面的伦理道德争议,由于发展不成熟,营销性微电影的拍摄制作及后期的营销环节也缺乏相应的衔接机制,这些都是营销性微电影时下的发展瓶颈。但笔者认为,未来微电影的形式会有所区分,原创性、不带商业性质的微电影将会以电影短片的形式流传于网络,而营销性微电影则会兼备艺术性与商业性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占据微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本文提出了解决营销性微电影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要权衡好世俗审美趣味与营销利益之间的关系,加强质量把关,抵制低俗营销性微电影,重视商业经营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更要整合传播环节,实现营销的最终利益。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更好地把握未来营销性微电影的发展走向,从审美视角的层次制作出尊重时代发展潮流,尊重社会审美趋向的优秀微电影作品提供必要的理论文献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