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药用植物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药用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对从植物选育到中草(成)药产品质量及其临床疗效的评价等多个方面,既有经济意义同时更是关系到人们用药安全和健康的大事。但由于药用植物样品基质十分复杂,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较为困难。本文对葡萄和石蒜中某些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为这些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实验依据。
一、葡萄籽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对葡萄籽中的白藜芦醇进行提取,直接进行胶束电动色谱(MEKC)分离并测定白藜芦醇含量。对葡萄籽中的白藜芦醇,采用乙酸乙酯为溶剂经索氏提取4 hr可一次性提取完全。优化后的胶束电动色谱缓冲液组成为25mM硼砂溶液(pH 9.0),其中含有25 m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2.5 mM β-环糊精硫酸钠(SCD)。该方法对白藜芦醇的检出限为23.1 ng,加标回收率在92%-95%范围内。此方法有效地使样品制备技术液相萃取和高效分离技术胶束电动色谱联系起来。由于萃取后的有机相可以直接用于胶束电动色谱进样分离测定,既减少了样品基质的干扰,浓缩了分析物,又简化了分析手续。方法具有相对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此方法间或可用于其他植物种子及提取物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测定。
二、葡萄中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
以邻苯二甲醛(OPA)为衍生化试剂衍生谷胱甘肽(GSH),衍生产物提高了对GSH的荧光检测灵敏度。优化并建立了测定葡萄中谷胱甘肽的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方法。优化的电泳分离条件为:分离电压:25 kV,背景电解质:300 mM硼砂缓冲液(pH 8.0)。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40 nm和发射波长为420 nm。上述方法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9673x+0.7822,相关系数为0.9998。且加标回收率较好。此方法可以用于葡萄中谷胱甘肽的含量测定以及葡萄饮料中谷胱甘肽质量控制。
三、石蒜中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提取、定量分析方法比较
探索了从石蒜中索氏提取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实验条件,确定了以甲醇为提取溶剂,于85℃下索氏提取3小时的样品制备方法。优化并建立了测定石蒜中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乙腈(92.5:5:2.5,v/v/v),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毛细管区带电泳的分离电压为20 kV,背景电解质为50 mM磷酸缓冲液(pH 5.0)中加入10%乙腈溶液。检测波长均为214 nm。通过对HPLC和CZE方法的分析性能比较,发现两者的分析时间、线性范围和加标回收率相差无几,但CZE具有消耗试剂试样少和操作成本低的优点,HPLC具有检出限低和精密度高(即相对标准偏差R.S.D.小)的优点。利用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生长在我国八个不同省份的石蒜样品中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