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修正案中将“法制教育”更改为“法治教育”,拓宽了学校相关法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体现了国家对法治教育的极大关注。2019年10月2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再次将法治教育推向重要的制高点。为此,教育部持续积极响应并在2019年8月28日的金秋系列发布会上宣布在2019年秋季学期起,实现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所有年级的全覆盖。改编后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增加了法治教育的比重,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同时,其理论性和抽象性也进一步增加。教材中所涉及的专业法律观点和法理概念晦涩难懂,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而运用特定的法治案例结合案例教学法对教材中的法治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领会并且接受。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目的。本文试图聚焦研究法治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运用现状等,应用问卷调查和实际个案分析两种形式对法治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运用中所出现的法治案例选取杂乱无章、使用时内容解读单一、案例讨论时效性不强等问题进行一一呈现,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建议策略,包括要掌握案例选取的原则、创新案例的呈现方式、建优质案例资源库、提升教师的法治知识储备,组织培训等。旨在更好地为处在拔节孕穗期的初中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信仰,提升法治素养提供更加良好的授教方式。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内容概述如下:第一部分:法治案例相关概念的界定。首先对“案例”“法治案例”“案例教学法”三个概念做出一定的解释说明,而后对其在本文中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界定。第二部分:法治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该部分对法治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价值如:与新教材法治知识特点相契合、与新课改法治教学规律相匹配等三方面分别进行探讨,以强调运用法治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三部分:法治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首先对现状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进行展示,而后结合听课个案实录分析出法治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日常实践教学运用中所具备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四部分:法治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该部分针对第三部分分析出的法治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的参考文献、实际教学情况等,提出相关的可行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