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政治哲学思考的基本问题,对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在中国市民社会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下,政治发展的视角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空间,必须跳出政治发展的狭隘界限,寻求体制外的对话和沟通。因而,从市民社会的视角反观政治国家,透析出政治发展的现实路径,旨在探求促进政治发展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全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基本理论为立论的基础,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历史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思索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从整体框架上看,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市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历史进程。首先提出了市民社会的基本概念及其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并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态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西方和中国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历史,对市民社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目的在于明确中国政治发展客观环境的变化。第二部分主要以市民社会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从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文化等四个主要方面研究市民社会对政治发展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上述政治发展问题进行归因探析,提出解决政治发展问题的路径即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良性互动。第三部分主要从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新矛盾和问题、价值体系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互动的必要性;然后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阻碍双方良性互动的因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全文论述的重点,突出对解决问题的尝试性探索即构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良性互动的路径。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就在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政治制度、政治价值文化四个领域如何实现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良性互动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