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语言的时代特色——以近十年的报纸为样本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之一。   它是一种具有自己个性的语言现象,是社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对社会语言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与社会历史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它作为一种语言而言,自然具有时代性,而作为一种传播载体,更是如此。   社会生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作为反映社会变化的一种手段和形式,新闻语言是社会变化最直接、真实、迅速的反映和记录。它源于社会生活,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它不可避免地需要贴近时代的脉搏,以更准确、更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手段,新闻语言具有比其他语言更明显的共时性特征。当前,我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许多方面的重大变化,新闻语言更应贴近群众,贴近时代,通过报道社会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到千家万户。这样的新闻才能有效地传播信息,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否则,受众看不懂或者不愿意看,就必然影响宣传效果。因此我们说,当前强调新闻语言的时代性是非常必要的,应当有效研究新闻语言的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   而报纸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的语言与传统语言、日常语言联系最为紧密,可以这么说,报纸新闻语言是新闻语言的骨干力量。把报纸新闻语言置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加以透视性的研究,使我们对新闻学及新闻语言的研究更加深入,视野更为开阔,从而不仅拓宽了语言学、语用学的研究,而且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直接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在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作为大家关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题之一,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作为我国国民中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提倡和实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更是任重而道
自从德国学者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问世以来,“公共领域”理论便逐渐成为西方政治学、社会学、哲学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公共领域是指在政治权力之外,
2004年广告人高峻首次提出“中国元素”概念后,中国元素渐渐地获得了广告业内人士的青睐,为他们的创作带来了许多灵感。自然,对于公益广告的创作也是如此。与此同时,中国人的文化
大型框架结构中,由于梁柱节点处钢筋纵横交叠,箍筋绑扎难度很大.常见的施工方法是将梁的钢筋锚入柱内,再在柱的竖向钢筋四周绑扎箍筋,此时箍筋绑扎难度增大,钢筋工随意绑扎,
在新闻学术界,将叙事学导入新闻学的研究尝试已经不少,并相继出了一些研究成果,如李岩的《媒介批评》、曾庆香的《新闻叙事学》、何纯的《新闻叙事学》、潘知常与孔德明主编的《
在政治控制与经济自由化的夹缝中生存的新闻媒体,在信息的收集、传播过程中,在表达意见、观点的过程中,其权利不可避免地受到侵犯。然而,我国现行的新闻法制没有起到保护新闻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