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中,人们希望获得碰撞系统压缩阶段和膨胀阶段的核物质信息,推测核物质状态方程,从而得到核核碰撞系统演化的动力学信息。人们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是动力学演化过程中,核子初始坐标空间分布与末态动量空间的关联,核核碰撞反应过程中,初始坐标空间的非对称性转化为末态动量空间的非对称性。 在坐标空间,反应区域的核子分布存在非对称性,通常用偏心率来表示,对于不同的计算方法,其计算数值略有差别。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参与者平面偏心率更接近横平面上粒子分布的真实形状,本文修正了参与者平面偏心率的计算方法。 在动量空间,通常用集体流分析方法讨论粒子分布的不对称性,在横平面上,椭圆流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椭圆流的一般计算方法,并且把坐标空间的非对称性算法应用到动量空间,定义了动量空间反应平面和参与者平面偏心率。研究了动量空间偏心率与热运动和集体流的关系。 在RHIC能区已经有很多关于空间动量关联的讨论。RHIC能区,能量已经足够高,演化系统主要受到核子核子碰撞相互作用。但是,在AGS能区,是末态椭圆流由正到负转变的能区,反应区域同时受到核核碰撞、其它粒子形成的平均场、以及旁观者的作用。AGS能区系统随时间的演化很复杂,初始空间动量到末态动量空间的转化也表现出与RHIC能区不同的特点。本文基于相对论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RQMD)模拟椭圆流为负值的2AGeV能量的Au+Au碰撞实验,采用单事件分析方法,分析了坐标空间和动量空间非对称性的转化,讨论了旁观者区域对系统演化的影响。并且计算了用参与者平面修正椭圆流与真实反应平面椭圆流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