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当前全球哮喘控制现状并不容乐观。如何更好地控制哮喘及降低哮喘发作风险?2009年GINA指南(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提出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简称PEF)作为客观的肺功能简易指标,及其变异率(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简称PEFR)均是临床上用来评估与监测哮喘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并指导哮喘治疗方案的调整。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日常监测PEF对哮喘病情控制水平的影响及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及哮喘门诊就诊的21例哮喘患者,规范化治疗1年以上,男性10例(47.62%),女性11例(52.38%),平均年龄(36.38±10.21)岁,平均病程(9.67±5.35)年,接受面对面问卷调查,并日常监测PEF一年,如实填写哮喘日记、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将监测PEF前后各1年哮喘控制水平、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急性加重住院、到急诊就诊及误工情况进行比较,PEF测定结果与ACT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并评价哮喘未来发作的风险。结果:监测PEF一年后达到GINA指南完全控制和部分控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7.62%和33.33%,显著高于监测PEF前状况(P<0.05)。监测PEF一年中因哮喘急性加重住院、看急诊及误工率分别为9.52%、14.29%、19.05%,显著低于监测PEF前状况(P<0.05)。绿区组的ACT分值显著高于红区组,黄区组ACT分值也显著高于红区组(P<0.05);绿区组的ACT分值与黄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221)。部分控制组的PEF%pred明显高于未控制组(P<0.05),部分控制组监测PEF1年中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低于未控制组(P<0.05)。结论:1.日常监测PEF可以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的病情控制水平。2.在ACT问卷的同时动态监测PEF,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反映哮喘患者真实的病情情况。3.日常监测PEF可以降低哮喘未来急性发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