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世界信念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erner等人提出公正世界信念(Belief in a just world,简称BJW),该理论认为个体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在这个公正世界里,人们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所以人们愿意用公正的方法去实现目标,避免做出违反规则的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自觉遵守互惠原则,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但是我们时常会听到甚至看到违背社会规则的攻击行为,攻击者对受害者恐吓、威胁甚至责打,近来发生的“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丽江打人事件”更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公正世界信念和攻击行为之间有何关系呢?国外研究者已经开始注意公正世界信念和攻击行为的关系,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本研究主要探讨公正世界信念对攻击行为影响。对此进行了三个研究:研究一探讨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公正世界信念的特点以及对攻击行为是否有影响,一般和自我公正信念哪个在起作用,二者之间有何差异。综合多种测量攻击行为的方法,检测结果是否趋于一致。研究二探讨不同水平的公正世界信念受到威胁后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三探讨当公正世界信念受到威胁时,归因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归因会怎样影响公正世界信念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1)中学生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水平要显著高于自我公正世界信念的水平;不同水平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的中学生在攻击行为上差异显著;不同水平的自我公正世界信念的中学生在攻击行为上差异显著;四种测量攻击行为的方法所得结果趋于一致。  (2)高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在其公正信念受到威胁后,攻击行为增加。低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威胁其公正信念,攻击行为没有发生变化。中等水平一般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公正信念受到威胁后,敌意增加。  (3)在公正世界信念未受到威胁时,诱发归因能够减少低公正世界信念个体的攻击行为。在公正世界信念受到威胁时,诱发归因能够减少高公正世界信念个体受到不公正事件威胁时产生的敌意。内归因在个体公正世界信念受到威胁时,能够减少个体产生的愤怒、敌意和攻击行为。
其他文献
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的名校办民校既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又是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优质教育资源供需严重失衡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对教育均衡发展,名校办民校问题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