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给教师提供了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为了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情况,本文从娄烦县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着眼对数学教师数学素养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木论文以角色理论和符号互动论为理论基础,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针对太原市娄烦县初中数学教师现状,在搜集整理有关教师专业素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并针对该县初中数学教师数学的专业素养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1)初中数学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主要有教师的性别、学历、职称、教龄等:(2)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具体包括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及教师的情意素养三个部分。每部分的具体题项分布相互对应。在试测问卷后和检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后,在娄烦县5所初中随机对45名初中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此基础上,依据研究需要,使用SPSS19.0对初中数学教师数学素养在性别、学历、职称和教龄等方面的差异性: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和教师的情意素养与教师基本信息相对应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就该县初中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总体水平而言,数学教师的情意素养平均分最高,其次是能力素养,知识素养得分最低。这说明数学教师的态度、理念和法等情意因素对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影响最大,而对于数学教师而言,能力素养与知识素养相关,它是数学教学的基础,但是在具体的数学思维形成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另外,不同性别、学历、教龄和职称教师在数学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情意素养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均值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素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性别差异。在数学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情意素养方面,女教师平均水平都高于男教师。这个结果和我们平时的经验结果不同,该结果可能与问卷对象数量有关,另外很多数据表明,女生的数学能力不低于男生,这个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该说法;(2)教龄差异。在数学素养和情意素养方面,不同教龄教师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7-10年、10年以上、4-6年、1-3年,这说明教龄越高,教师的数学素养和情意素养越来越好;在知识素养方面,不同教龄教师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4-6年、7-10年、10年以上、1-3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知识的多少与教师的工作年限没有直接相关性;在能力素养方面,不同教龄教师平均分随教龄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的能力越来越高。(3)学历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历越高,数学素养越低,这其实反映了该县教师现状问题,高学历的教龄普遍较短,教学情意不是很高。(4)职称差异。在数学素养、知识素养和情意素养方面呈现出职称越高,教师的数学素养越高的趋势。依据以上研究结论和该县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教师的数学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缓解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加强教师知识(数学知识、信息知识)的学习,加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数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