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体育产业达到战略高度, 46号文件打破了中央电视台对体育赛事版权的垄断,体育赛事IP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各大网络直播平台均希望通过赛事直播吸引流量。根据艾瑞咨询,2018年和2019年,国内采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网络电视等互联网终端观看体育赛事的在线用户数量预计将增长到2.2亿和2. 4亿,实现增长突破。目前的赛事网络直播平台除了CCTV5,还包括腾讯体育、PPTV体育、直播吧、虎扑、优酷体育等。各大平台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吸引赛事网络直播观众,并获得其再次青睐已成为赛事直播平台的重要议题。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沉浸理论及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支撑下,以网站表现维度,网站内容维度,观众自身维度为自变量,观众对平台的再使用意愿为因变量,沉浸体验为中介变量,对体育赛事直播平台的观众再使用意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对赛事网络直播平台的定义优势、赛事网络直播的国内外研究,沉浸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以及再使用意愿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述评。随后对赛事网络直播平台特性和观众自身特性如何通过沉浸体验影响观众的再使用意愿,构建了研究模型,并提出了假设,以问卷形式收集数据,利用SPSS和AMOS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1)感知易用性对赛事网络直播观众的愉悦度和集中均有正向影响,而交互速度对愉悦度和集中无显著影响;( 2)赛事网络直播平台的远程呈现,感知有用性和互动性对观众的愉悦度和集中均有正向影响;(3)观众自身维度中的观众技能水平对观众沉浸体验的愉悦度和集中有正向影响,观众自身维度中的感知控制力对观众沉浸体验的集中有正向影响,对愉悦度无显著影响;(4)观众沉浸体验中的愉悦度和集中对其产生再使用赛事直播平台的意愿有正向影响,同时研究发现沉浸体验起到中介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对赛事网络直播平台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网站界面,增强转播技术,提升感知易用性、有用性及远程呈现;(2)丰富赛事直播资源,自主构建赛事IP,提升观众黏度:(3)挖掘观众互动需求,为观众精心设计互动模式;(4)针对每位观众的体育爱好进行个性化推荐;( 5)开发赛事衍生产品,拓展用户体验渠道。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沉浸理论及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支撑下,以网站表现维度,网站内容维度,观众自身维度为自变量,观众对平台的再使用意愿为因变量,沉浸体验为中介变量,对体育赛事直播平台的观众再使用意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对赛事网络直播平台的定义优势、赛事网络直播的国内外研究,沉浸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以及再使用意愿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述评。随后对赛事网络直播平台特性和观众自身特性如何通过沉浸体验影响观众的再使用意愿,构建了研究模型,并提出了假设,以问卷形式收集数据,利用SPSS和AMOS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1)感知易用性对赛事网络直播观众的愉悦度和集中均有正向影响,而交互速度对愉悦度和集中无显著影响;( 2)赛事网络直播平台的远程呈现,感知有用性和互动性对观众的愉悦度和集中均有正向影响;(3)观众自身维度中的观众技能水平对观众沉浸体验的愉悦度和集中有正向影响,观众自身维度中的感知控制力对观众沉浸体验的集中有正向影响,对愉悦度无显著影响;(4)观众沉浸体验中的愉悦度和集中对其产生再使用赛事直播平台的意愿有正向影响,同时研究发现沉浸体验起到中介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对赛事网络直播平台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网站界面,增强转播技术,提升感知易用性、有用性及远程呈现;(2)丰富赛事直播资源,自主构建赛事IP,提升观众黏度:(3)挖掘观众互动需求,为观众精心设计互动模式;(4)针对每位观众的体育爱好进行个性化推荐;( 5)开发赛事衍生产品,拓展用户体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