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零水印与数字指纹的矢量空间数据版权保护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u351464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大数据浪潮的来临,矢量空间数据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被广泛应用于测绘与卫星导航、国土资源管理、城乡规划与建设、国防军事等众多领域。矢量空间数据的大规模传播和应用为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推动,同时其盗版问题也日益严重,严重危害数据生产单位的合法权益,高精度矢量空间数据的非法传播更会危及国家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某种技术既能不影响矢量空间数据的正常使用和合理共享,又能有效保护矢量空间数据版权。零水印技术因其不对数据做任何修改,在矢量空间数据版权保护问题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能有效解决矢量空间数据版权归属判定问题,但矢量空间数据版权保护的题中之义还应包含叛逆者追踪,数字指纹技术作为叛逆者追踪的有力武器,能有效追踪矢量空间数据的叛逆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综合应用零水印技术与数字指纹技术,解决矢量空间数据版权归属判定及叛逆者追踪问题,从而对非法使用和传播矢量空间数据的用户都能有效打击和威慑。两种技术在功能上不仅形成了互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过多嵌入带来的数据质量严重下降。因此,研究将零水印与数字指纹同时应用于矢量空间数据版权保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中心的矢量空间数据零水印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矢量空间数据的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对数据进行格网划分后,利用每个格网内点与其分布中心的距离和距离的平均值来构造特征数据,然后将特征数据与置乱后的水印图像进行异或运算,得到最终的零水印图像。该算法能够有效抵抗随机删点、平移、缩放和裁剪攻击,同时适用于点、线、面矢量空间数据,当数据量较小时,水印检测效果仍比较理想。2.提出了一种基于I码和CFF码的矢量空间数据数字指纹算法,该算法在对矢量空间数据实际分发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分块编码的思想对I码和CFF码进行分块编码建立指纹库,并将指纹序列利用QIM方法量化嵌入到待分发的矢量空间数据DFT相位系数中,得到含指纹的矢量空间数据。该算法构造的指纹编码在扩大用户容量的同时码长较短,能有效抵抗常见的合谋攻击,正确追踪到至少一个叛逆者。
其他文献
非洲作为世界第二大洲,土地资源丰富,从全洲来看,崎岖的山地丘陵面积较小,平坦的高原大陆较多,可用作农业开发的土地面积居各大洲之首,大部分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
星载分布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SAR,InSAR)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对地观测技术。它通过在编队飞行的卫星上搭载合成孔径雷
湖泊和水库是重要的地表水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及时获取湖库水位变化对水资源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卫星测高技术用于监测湖库水位,具有高精度、全天候、周期
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用地,尤其是耕地,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所以,农用地质量的分等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梅雨量的多寡可决定水库蓄水量的多少,而有助于判定人工增雨作业时机这一现实问题,通过构建具有明确的气候背景的义乌市梅雨量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并以相同的预报因子所
旅游业正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酒店、旅行社、景区点等与旅游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的旅游企业布局无疑会受到空间位置和场所的影响。分析旅游企业宏观空间组织状况,了解旅
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由于多年冻土而形成的大面积的沼泽和草甸,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加之人为人工疏干、利用不当等因素处在不断退化,面积在不断缩小。笔者通过对青藏高原红原县